據說是法族的王本想教訓下兒子,畢竟是自己唯一的嫡子,法族的王把所有的期望都放在了這個兒子身上。
卻不曾想自己震怒之下失手殺了自己的兒子。但法族的王痛失愛子卻拒絕承認自己的錯處把一切的發生歸根於隱族,遷怒於霍思芙,認為是她居心不良,百般誘惑自己的兒子,兒子才如此離經叛道,不思悔改。
法族的王給隱族傳口信,讓隱族三日內交出霍思芙,否則將對隱族滿族趕盡殺絕。
隱族族內屬下聽後,紛紛拍案而起,覺得這法族欺人太甚了。隱族兩位公主自小知書達理,如果說大公主還有些未來繼承人的貴氣與傲然,但這萬千寵愛之下長大的小公主,從小就是個溫溫柔柔的糯米團子,對隱族上下都毫無架子。分明是法族繼承者誘惑小公主,如今王自己把自己的兒子失手打死,反而要遷怒於小公主。真當隱族是好欺負的麼?
眼看著三日的期限就要到了,隱族上下一心,堅決抵抗法族。在下屬的支持下隱族的王帶著下屬們已經準備好應戰於法族,保護自己的女兒,也保護自己的子民。隱族上下皆是一片戒備景象。
以目前隱族和法族的實力來看,不相伯仲。若是真的打起來,估摸著誰都占不到便宜。可是死傷會很多,會有眾多子民失去生命,血流成河。
這大戰的後果,著實不是幾百年就能恢複的。
還在軟禁與保護中的霍思芙從丫鬟口中得知大戰在即的消息之後靜默的坐了一整夜。
這夜,窗紙中隱約透出霍思芙坐的筆直卻又十分消瘦的身影格外讓人心疼。
就在兩方僵持的關鍵時刻,霍思芙突然失蹤了……
沒有帶走任何東西,隻留下一封信件:勿念……
因著失蹤太過離奇,隱族懷疑是法族劫持了小公主。
隱族震怒之下調查了所有法族可以查到的脈絡,可是一無所獲。隱族的王和大公主一同當麵對質法族的王也是如此。
此事之後,兩族關係降到冰點……
想到這些令小姨母失蹤的舊事,此時的霍雲起也是靜默良久,唯有一聲歎息。
當年這徐鈺還能說是重情重義的翩翩君子。可據說法族現在的王卻不是什麼大義之人了。比起隱族的一生一世一雙人,法族的王室則更像是當時封建社會的人,三妻四妾的風氣自古在法族中盛行。
徐鈺是當年法族的王與正夫人所出,真正的高門嫡子,這能力與胸襟自是隨了大家出來的正夫人。徐鈺死後,法族王室再無嫡子,隻得從妾室的孩子們中考察選取一名繼承大統。
說是考察選取,但明眼人都看的出來,這“大統”的歸屬,非庶長子徐錦莫屬了。
據說這徐錦的娘親原本是低階法族的女兒,因著容貌姣好,體態柔美被進獻給王。
這女人心思算計著實了得,自她入了府上,大夫人再無所出,結發夫妻之間越走越遠。
妻妾也多是呆個幾十年就被各種錯處打發出去了。
後來徐鈺去世,正夫人與王離心離德,皈依了佛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