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解除,少年沒有下令去追那些逃散的宋軍,迅速地勒住馬頭,反身回到了雷烈落馬的地方。
“小主人。”雷烈看到他焦急的臉龐,蒼白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勉強的笑意。
“你們這些笨蛋,不會止血嗎?”少年飛身下馬,解下了頸子上的領巾,神情慌亂地把領巾蒙在雷烈的胸口上,紅色的領巾在沾染了雷烈的鮮血後,顯得更加的豔麗。
“小主人,我不能陪著你了。”雷烈被一個親近的侍衛抱在懷裏,他抓住少年的手,眼裏流露出遺憾的神情,緊緊抓住為他止血的手,“不能跟隨在小主人的身邊,是我最大的遺憾……”他的嘴裏吐出大口大口的鮮血來,臉色更加的蒼白。
“閉嘴,不許說話,沒有我的命令。你不可以離開我。”少年的眼裏蓄滿了淚水,放在雷烈胸口上的手微微顫唞著,他知道雷烈這一次為他擋箭不可能再活下來了。
他的身子在顫唞,他在害怕,他怕真的失去了從小陪伴著自己長大的人,雷烈是比他父親還要親近的人。
“小主人,答應我,幫我照顧我的女兒,她……”雷烈喘了口氣,緊緊抓住了少年的手,用盡了最後一聲力氣說道,“她不是我的親生女兒,她是身份高貴的……”嘴裏不斷地湧出了鮮血,眼睛裏的光芒慢慢地在消逝。
“我答應你,雷烈,我答應你,我會好好照顧她。”少年抱住他的身體,眼淚落了下來,看到他的眼睛裏最後一絲光彩在他的眼睛裏消逝,他的心被刀子狠狠剮過。
雷烈的嘴角含著一絲滿足的笑意,身子一沉,緊緊握住少年的手慢慢地失去了力氣,悄然地滑落在地上。
“雷烈,你安心地去吧。”少年伸手把他的眼睛合上,站了起來,身子一挺,“我會像你照顧我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她。”他再也不看雷烈一眼,轉過身,飛快的上馬飛奔而去。
他轉身的瞬間,站在他近處的侍衛沒有忽略那串晶亮的淚珠,雷烈的死,最傷心的還是他的主人——耶律斜軫——
耶律斜軫:
遼國名領,字韓隱,契丹族,南院大王,授予最高榮銜於越稱號。
遼保寧十一年(979)六月,宋圍幽州(今北京,遼稱幽州)。遼景宗耶律賢準備放棄幽州,退守鬆亭關(今河北喜峰口)、虎北口(今古北口)一線。南院大王耶律斜軫協同北院大王耶律休哥兩麵夾擊圍攻幽州的宋軍主力,為解幽州之圍立下大功。
982年,遼景帝駕崩,耶律斜軫與受顧命的韓德讓一起,麵對挑戰,勇敢地承擔起了保衛聖宗權力,維護國家穩定的重擔,向太後保證說:“信任臣等,何慮之有!”。不但保證聖宗的皇位得以鞏固,而且為遼朝的全盛發揮了各自的經邦治國之才。
耶律斜軫後以北院樞密使參決大政,除維護聖宗的地位外,也充分發揮契丹人能征善戰的軍事才能,保衛遼朝安全。在高梁河之戰後,斜軫又參加了遼宋間的第二次大戰——燕雲之戰。
統和四年(986),宋朝三路大軍北上伐遼,承天太後親自率師援救南京,以斜軫為山西路兵馬都統,迎擊潘美、楊繼業的西路軍。宋軍乘遼方無備,已“陷山西諸郡,各以兵守”,斜軫先擊敗宋將賀令圖,進圍蔚州。
一麵射書城中招降,一麵令都監耶律題子設伏險處,配合圍城打援,一舉攻取蔚州。又敗宋軍於飛狐、渾源,並於狼牙村俘獲宋將楊繼業。與此同時,承天太後與耶律休哥等在東路也戰勝了宋軍,為遼宋對峙局麵的形成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