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小師妹。”
“當年你和師傅為什麼不辭而別,留下我一個人,難道你跟我的誓言是假的嗎?”沈峰的思緒回到了離別前的時光。
四年前
一個靜謐的夏月,少年沈峰躺在一處開闊的山崖邊,山崖下是無盡的瀚海,海上一輪明月高高掛起,水麵波光粼粼,不時有幾尾海魚躍起,好不絢爛。
此時,一位躲在草叢中的少女悄悄靠近少年,少女淡粉色華衣裹身,外披白色紗衣,露出線條優美的頸項和清晰可見的鎖骨,裙幅褶褶如雪月光華流動輕瀉於地,挽迤三尺有餘,使得步態愈加雍容柔美,三千青絲用發帶束起,頭插蝴蝶釵,一縷青絲垂在胸前,薄施粉黛,隻增顏色,雙頰邊若隱若現的紅扉感營造出一種純肌如花瓣般的嬌嫩可愛,整個人好似隨風紛飛的蝴蝶,又似清靈透徹的冰雪。
她雙膝輕跪在草地上,用手蒙住少年的雙眼,
“猜猜我是誰?”,少女輕聲問。
“這還用猜?這山上除了我和師傅兩個男的,就剩你一個小嬌娥了唄,師妹!”少年回答。
“師兄真討厭,又逗人家。”少女嬌羞地拿開了雙手。
“我去,我咋逗你了?難不成叫你老嫗嗎?”
“哼,不理師兄了!”少女扭身要走。
沈峰一把抓住少女的手,少女重心失穩,倒在了沈峰的旁邊。
少女索性也和沈峰一樣,躺在這柔軟的草地上,享受著清涼柔和的海風。
“對了,師妹,你的‘符咒’術修煉的怎麼樣了?”沈峰問。
(“符咒”術,由來已久。到漢順帝的時候,有張真人名陵者,得異書於石室,他到了四川鶴鳴山,息居修煉,以符籙為人治病,驅鬼役狐無不立應。世人都尊敬他,因此而得天師封號。
張天師依仗符咒的力量,役使鬼神,為人祛病消災,以使道教曆代不衰,可見其符咒具有很強的生命力。根深蒂固於民間,他的研究價值和使用價值是通過實踐檢驗出來的。
鑒於當時妖異之事太多,天師一人不能分擔,因此天師才將平日所得秘傳之符咒,親自校正審核,供道家驅妖除邪所用。
又怕用者筆順顛倒,致使符咒失去靈驗,命其徒弟,將筆順咒語之法,傳與世間。可見天師之仁心濟世的良苦用心,以至化境。
所以符咒是中國道教,用以傳道修持的主要手段之一,是符籙 與咒語的合稱。
符文是一種畫在紙上的象形會意的文字圖形,道教門內把它看作是從上天那裏得到的調遣鬼神權力的兵符或護身符,是驅鬼避邪、祈禳賜福的發令書。
咒語,法師口中常念的三言、四言的短語,少則數字,多則數百字。人民得之,謂為神祝也。祝百中百,祝十中十,祝,是天上神本文傳經辭也。”既然祝文是天上神靈的語言,自然神妙莫測,並有無窮的法力,可以“召群神使之”,可以“使神吏為除疾”。人和神可以對話,可以傳授靈驗,神靈是使這類神讖祝語具有效力的原因的所在。
咒語在字數長短、音節快慢、短語韻律中有一定的規律,可以反複吟誦,加入舞蹈動作,以增強咒語的效果。在內容上擴充了對神吏的囑托,對鬼卒的嗬叱,對仇人的詛咒,對病魔的降伏,對神靈的祈求,對自我的禁誡等。
咒語成為道士、法師等與神靈交往的重要手段,利用它傳達天神的命令,或向天神申述心聲,祈求福祀。隋唐開始,符咒非常盛行,出現了大批的經書,同時咒術廣泛地運用於卜筮算命、變化隱遁、呼風喚雨、堪輿風水等民間雜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