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小河淌
謝謝她給你的愛
今生今世你不忘懷
謝謝她給你的溫柔
伴你度過那個年代
……
阿來夫去追打李三福,兩人在河邊兒奔跑起來。
…………
河水不能倒流,時光不能逆轉。但是,回憶能。
月牙河村幸福路兩村“結仇”,源於1982年,這其中,還間接地牽扯到一條人命……
當時,還是“人民公社”和“大隊”的體製,也是一個花紅柳綠河水歡唱的的夏天——
哈達公社為月牙河大隊派來放映隊,放露天電影,大家過節一樣高興。
早早吃過晚飯,家裏有葵花籽兒的炒葵花籽兒,也就是“毛嗑兒”,沒有的炒苞米花,然後把兜裏裝得滿滿的就去了放映場地。小孩子們還提前占了座位,劃分了各家的地盤和界線。
千盼萬盼,天終於黑下來了,兩棵大樹間掛起的幕布出現了白光,是放映員在調試機器。
“要開始了。”
“別說話!”
“前麵的趕緊坐下,擋著我們啦!”
……
隨著音樂響起,彩色圖像出現在白色幕布之上,人們這才都安靜下來。
放映的電影是《月亮灣的笑聲》,一部農村題材的電影,講述了農民江冒富幾起幾落的坎坷經曆,最終戰勝貧窮過上富裕生活的故事。不但故事情節吸引人,仿佛演的都是家長裏短、有你有我,更重要的是“月亮灣”和“月牙河”的名字還很相近,讓大家更有了一種親近感。
當時,電視機絕對是一等一的奢侈品,沒有普及到農村。在村子裏要是放一場電影那絕對是一件盛事,有時,相鄰村莊的人也會約朋喚友過來看。如果是一部像戰爭片、武打片等好影片,“追劇”的人會跟著放映隊走,看上幾遍都看不夠。
然後,天不遂人願,最擔心的事兒還是發生了——電影隻放到一半,就在人們完全沉浸在電影情節之中時,突然停電了。人們很掃興,誰都不願離開。
大隊書記白哈達趕緊打手搖式電話與供電部門聯係,說是線路問題,今天晚上是肯定供不上電了。此消息一傳開,人群開始混亂,咒罵停電。
這時,突然傳來一個小男孩的哭聲,緊接著一位婦女大聲罵道:他麼麼的,哪個缺了大德的扔石頭?咋不往你爹腦門子上扔呢?
人群又是一陣騷動。原來,場外有人趁亂向人群中扔石塊兒,把小孩子的頭給打出血了。
被打著的是正是李來財的二兒子、李三福的二哥李二福。
吳美娟怎麼能吃這個啞巴虧,大嚷大叫,嘴巴特別不幹淨地罵著。
有人喊:是幸福路大隊人扔的,我看見了!
有年輕的小夥子氣性大,大喊:他麼麼的,這是騎脖子上拉屎了,幹死他們!
又有人喊:他們跑啦!
韓黑龍當時十八歲,正是血氣方剛之時。而且,被打的李二福和自己家還有親屬關係,必須出頭!於是,他一揮手,喊:聽著,月牙河的男的,都跟我去追,不能讓這幫混蛋跑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