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凰寶劍的名聲,縱然是久居山野的林初尋也是聽過的。它不隻是一把兵器聖手的作品,更有不一般的意義。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這是司馬相如的《鳳求凰》中的句子,也是寶劍名字的由來。
歐冶丹銘一生的作品並不多,兩個代表作品一個是相思扇,一個就是求凰劍,傳說前者為女子而做,後者則是為了一位能與那女子匹配的男子。
求凰劍不像相思扇有很多機關暗器,它很簡單樸素。
整把劍長約三尺,由玄鐵鑄就,純黑的顏色,顯得穩重大氣。劍柄上刻著祥雲圖案,嵌了幾條纖細簡短的金邊作點綴。劍首上有孔,為的是懸掛劍穗配飾,可惜現在閑置著。劍格上沒有任何圖案,與劍身之間找不到縫隙,使整把劍渾然天成。劍非常輕,因為劍身極薄,就算是最厚的劍脊部分,也隻有十幾張宣紙的厚度。劍脊兩側有鳳凰尾樣式的鏤空,更是減輕了劍身的重量。雖然輕薄,但劍刃鋒利無比,削鐵如泥。
劍鞘乃紅木雕成,塗有黑漆,飾有上古瑞獸,巧的是能恰到好處地包住劍身鏤空的部分而不至顯露出來。
顯而不露,簡而不單。
若隻憑著材質和做工一流,還不能躋身於天下聞名的兵器行列,畢竟製作兵器的名家聖手無數,總想分出個高低。求凰的驚豔之處還在於,隻要周圍空氣流動快,哪怕隻是在半空挽一個劍花,它就可以發出清脆悅耳的鳴叫,宛如鳳鳴。
林初尋擺弄了一下求凰,站起來,抽出劍身,連續耍了幾個劍花,劍身果然發出唔啦啦的聲音,非常動聽。他把劍身還回劍鞘,雙手捧到安玲瓏麵前,說:“這把劍太過貴重,草民身份低微,不敢據為己有。”
微訝之後,安玲瓏有些氣惱。她以為林初尋不知道求凰的來曆,沒有明白她的意思,以為他真的把身份看的很重,不敢正視她的感情,以為他還在為林致的死而對皇家心存怨恨,所以她的表情嚴肅起來,眉毛上時隱時現的那道疤痕輕輕跳動了一下——如果風如令他們在場的話,就能敏銳地覺察到,安玲瓏心裏憋了火氣。
安玲瓏也站了起來,她想,既然人家不領情,自己何必討好。她伸手要去接求凰。
“不過——”林初尋在安玲瓏伸手的時候收回了雙臂,讓安玲瓏撲了個空,“草民可以代為保管。”
代為保管?什麼意思?安玲瓏覺得此時自己的腦子有點不夠用。她傻愣愣地對著求凰發了會兒呆,轉而看向林初尋。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當真是好句啊!”林初尋臉上掛著的笑容足以解釋一切。
你既有意,我豈不知?
雖有阻隔,吾亦往矣!
雖身份不能公開,但有相通相守的心,還有什麼擔憂的呢?
安玲瓏的臉紅到了脖子根,呼吸都困難了。她想說什麼,但話梗在喉嚨裏發不出聲音來,腦袋裏一片混沌。還是逃跑吧。
安玲瓏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出林初尋的臥房的,更不記得當時林初尋有沒有送她,她隻記得天很熱,很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