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有‘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一說,我那小作坊可全仗他看顧呢……”路瑤解釋道。

“小作坊是何物?”竹遠迷惑道。

“我還沒有和你說這事,要不今天咱們回家看看罷?”路瑤本來打算逛逛城裏鬧市,以慰自己寡淡的生活之苦,可自見竹遠之後,早把鬱悶拋開,一腔心思都放在他身上。

“那是甚好,不過今天我先帶你逛一逛,也買些禮物回家……”竹遠建議道。

“恩,好”,路瑤不由柔順應道,忽然發現竹遠也應了“士別三日”之說--學會關注旁人,也試著說出自己心聲。

兩人磨磨蹭蹭終於起了床,又有丫鬟們送來沐浴用品,路瑤和竹遠洗漱一番,便按事先商量好的分頭行動。路瑤隨著小丫鬟到了沈夫人房中問安,竹遠去找河童一起去向沈老先生告假。

路瑤見了沈氏不免羞愧,昨天自己的表現當真“可圈可點”--全不是一個大戶人家的少奶奶所為。沈夫人見路瑤一臉訕訕的模樣,也不以為意,備好早飯專等著她。路瑤含羞謝過,又差人去向竹遠說明。剛剛坐下來,隻見沈夫人笑吟吟的看著她,“瑤兒,這麼急著走為何,該不是昨晚歇的不好?”

路瑤聽她提昨夜,哪還敢多言,粉麵頓時紅將起來,輕聲道,“瑤兒此來倉促,家中婆婆大人該是著急了,這次竹遠若能一起回去,也算安慰她老人家了……”

“這自然是人之常情,竹遠來這裏多日,也該讓他回去看看了”,沈氏又道,“我準備了些家常禮物,正好你蘀我捎給你婆婆。”

“多謝夫人了。”路瑤和沈氏辭了行,便又讓昨日那婆子送到了門房處。剛下小轎,竹遠和河童便趕了上來。

河童亦步亦趨的跟著竹遠,見了路瑤又是頗為不屑地哼唧一聲。

路瑤見他這樣的反應就納悶了起來,走至他身邊陪笑道,“阿河,昨天也沒顧上你,生氣了不曾?”

“嫂子言重了,沈家老管家照顧的很是周到”,河童心裏卻想著昨晚自己剛剛等大哥回房,還沒等自己跑過去,某女已經捷足先登,還把門閉得死緊。自己無趣的聽了會牆角,盡是些酸嘰嘰的情話,於是落寞的回去了……

“那就好,我還怕他們怠慢你呢……”路瑤訕訕道,其實她早忘記自己還帶了個累贅來……

“淩波,我怕外出不便,給你準備了個帽子”,竹遠展示了一下手中的寬沿輕紗帽,又道,“一時也沒找到更好看的,過會兒咱們再到街上買一頂罷。”

路瑤正愁自己女裝打扮,不免招人注目。不是自己害臊膽小,而是這個時代的規條所限。於是溫順走到竹遠麵前,打散了發髻,又微低下頭來。竹遠自然而然給她戴上,又係好頜下兩條緞帶。

兩人倒渾然未覺身邊還有旁人,然河童早看得呆了。話說這個時代雖然開化清明,但崇尚大男子主義者比比皆是,人道夫為妻綱,連河童自小都熟知這道理。

河童在一旁寂然看著,默默豔羨哥嫂舉案齊眉,心中幻想著哪一日能有機會和阿蒙如此這般……

一時三人走至街上,店麵林林總總,一間緊挨著一間。路瑤自穿越以來,從未以今天這種舒暢閑適心情逛過街,好像回到前世,跟團旅遊到了烏鎮和那個叫“台兒莊”的古城。

竹遠果然要給路瑤挑帽子,每到一家成衣鋪子,必然尋問有無女帽出售。然而這個時代女子為發髻所累,極少會帶帽子。那些個大家夫人小姐俱是從不出門的,像路瑤之前拋頭露麵,不過仗著自己是粗俗村姑,長相又極醜陋,才敢混出來。

路瑤今天既然不想著男裝,又仗著夫君在身邊陪伴,戴帽子出門也屬可行。不過竹遠竟是有生以來第一次為人買東西,心中不免惴惴不安。三人進了一家“霓裳軒”,店老板一見天仙似的三位客官進門,趕緊笑眯眯的迎將上來,“三位客官,有什麼需要,盡管吩咐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