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王大娘想著,就算自己的兒子有錯,那也是被劉寡婦勾引的,兒子隻是把持不住而已。
更何況,春杏在他們家也確實沒受多少委屈,這十裏八鄉的姑娘咋過,春杏在他們家就咋過。
這上麵有老人,下麵有小姑子,自己還有兒子,有男人,她受一點委屈,這不是很正常的嗎。
哪個家裏不如此。
這嫁進來的媳婦,雖然說女人稀少,但你婆婆也是女人不是嗎,在一些小事上,你這個做兒媳婦的不受委屈,難道要讓你婆婆受委屈不成?
而家中的小姑子那也是稀罕的姑娘,兒媳婦和自己的姑娘相比,偏心一點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這有什麼不對。
況且你一個做嫂嫂的,讓著一點小姑子,這不是很正常的嗎。
再加上你自己生的孩子,你不照顧你的孩子,不護著你的孩子,難道要讓你的孩子受委屈來護著你這個當娘的不成?
所以無論春杏嘴上說的再委屈,可誰家的媳婦不是這麼過來的。
這還是因為農戶人家窮,兄弟幾個隻娶了這麼一個媳婦,要不然的話,每人娶一個,那妯娌之間也會生出很多是非的。
所以王大娘理所當然的就認為,自己的兒子即便是有錯,但也不是什麼不可原諒的大錯。
畢竟男人出了這事,和女人出了這事是不一樣的,女人要是出了這事兒,可就是破鞋了,就變髒了。
男人穿嘛,頂多就是回家道個歉,然後伏低做小一段時間,這事兒也就算是接過了。
更何況,她這個做婆婆的一來就護著春杏,還要咋滴?
但她沒想到,春杏的娘這麼不是抬舉,你來不幫自己的女兒不說,不和他們老王家商量一下不說,直接就要一個結果。
還要告官!
難道她不知道劉寡婦即便是有錯,但錯了以後也不會有啥事兒嗎?即便是發配到了青樓,可劉寡婦現在在村裏,不也是這種情況嗎。
每天就叉開腿換幾個銅板,換一點糧食,甚至換一點柴火……
這和在青樓已經沒啥區別了。
也就是名聲稍微好聽那麼一點而已。
也就是說,即便是告了官,即便是劉寡婦理虧,但是發配到青樓那種地方,對於這個女人根本就不算啥懲罰。
可是她家幾個兒子就沒那麼好過了,關幾個月那是小事,怕就怕這件事一旦弄不好的話,關個幾年就麻煩了。
到時候他們幾個兒子出來,那一生差不多也就廢了。
畢竟對家中為自己生兒子,照顧老人的媳婦不要,反而跟寡婦在沾上關係,最後還弄得通過官府離了。
這以後名聲都毀了,還有哪個女的敢嫁進來,更何況,王石頭兄弟幾個現在都不年輕了,小的那個都20了,大的那個都31歲了。
這要是關個幾年再出來的話,年紀都一大把,娶個媳婦能不能生兒子還是個問題,難道要讓她們老王家斷子絕孫不成?
好歹也是當了幾年親家的人,怎麼能這麼狠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