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3 / 3)

小少爺穀無病是穀府的幺孫,穀老太爺六十整歲上得了這麼個小孫兒,愛如珍寶一般。穀老太爺告老還鄉之後,穀無病的爹爹穀守得襲了職赴任在外,留下他孤苦伶仃的,家中兩老於是加倍疼愛他些。

可惜這孩子生下來就體弱多病,險些養不活。

穀府上上下下為了給穀無病治病費了無數周折力氣,不論什麼有用沒用的仙方偏方都要拿來給他治治看。

穀無病出生那一年,有個上門的方士說小少爺生來運勢太旺,得天獨厚,偏生身子骨弱禁不住,叫他爹娘另認一個義子,改了名姓當作親生孩子一般養活,或許能分擔一二。

穀老太爺命人找了一圈,最後找到肖管家的兒子,他和穀無病不隻生辰相合而且生得又壯又精神,方麵闊口,濃眉大眼,頗有些福相。穀老太爺親自問肖管家要來,改了穀有福的名字,盼望他能多福多壽也分給穀無病些許福澤。

因此上,阿福從繈褓時候就被抱到了穀老太太房裏,和穀無病同食同住,一般的養大。

兩個小嬰孩擺在一處,穀無病病得難過又因為太小不會說話,整天不停的哭,哭累了就張著小嘴巴一下一下的喘氣。阿福躺在旁邊吃飽了奶汁就精精神神的望著他,有時咿呀一聲,穀無病久了也會轉頭來看他,看他總不哭,自己慢慢也不哭了。

到了兩歲上,阿福已經能下地撲撲跌跌的走路,穀無病還在奶娘的懷裏抱著,阿福一路走到奶娘腿邊,拽著褲腳要穀無病。

奶娘彎腰給他看,他伸開小手臂抱住,抱不過來。

穀無病扁扁嘴,馬上就要哭出聲,阿福趕忙捧著他臉蛋用力親一口,穀無病吹了個泡泡出來,咯咯的笑了。

穀無病三四歲才漸漸下地走路,都在屋子裏轉圈,一手給奶娘攥著一手緊緊牽著阿福,一定要有阿福他才肯走。五歲那年春天,天候和暖,穀老太太終於放心他走出門,跟著一大群奶娘仆人看護,兩手都抓著阿福。

阿福個子長得快,他伸長了胳膊夠著阿福的手,顛顛的向前,一路上咯咯咯咯笑個不停,阿福看著他的笑臉,也開心的跟著笑。

穀無病總是關在屋裏,頭一回出門怎麼也玩不夠,樂得不肯回去,還是阿福強背著他回屋。到底受了風,又咳了好幾日。阿福小小年紀已經知道看顧病人,守在床邊一勺一勺的喂他吃藥,等他略好些,就去守著火悶頭熬藥。

從那次以後,不論穀無病怎麼哭鬧,阿福也不肯由著他玩,不論穀無病怎麼哄他玩,阿福經常都是板著臉笑不出來的樣子。

好好的一個阿福,結果就成了木頭人。

就算是木頭人阿福,穀無病也還是喜歡黏著他玩,扯東扯西的跟他說個不停,一定要逗到他笑。雖然大多數時候都是穀無病自己邊說邊笑,阿福皺著眉頭在聽,偶爾應一聲。

等他說著說著咳起來,就給他揉背喂藥抱上床。

穀老太太把這些孩童瑣事斷續說給穀老太爺,穀老太爺雖然也覺得那方士多半胡扯八道,身上的病哪裏分得走,不過是盡心試上一試,聽到兩個小兒親昵無間心下稍稍寬慰,或許這個阿福當真是穀無病命中些許福緣。

年月漸長,阿福沒病沒災結結實實的出挑成少年模樣,身強體壯力氣趕得上一頭小牛,一條手臂就能把穀無病抱起來,能背著少爺裏裏外外的跑一天都不說累。

穀無病就還是一年一大病一月一小病,從寒秋咳到殘冬,從初春傷風到夏末,病根總也沒斷幹淨過。

雖然穀老太爺和穀老太太都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