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段(1 / 2)

在下今日雖然另歸別派,卻不敢忘了昔日恩師的教誨。”

左冷禪道,“這麼說來,你仍聽從華山嶽先生的話?”

令狐衝道,“不錯,我恒山派與華山派並肩攜手,協力同心。”

林絳軒一愣,心道大師兄什麼時候與嶽不群結盟了?嶽不群忽悠他可真是手到擒來,不費吹灰之力啊!

忽聽身邊的人輕輕哼了一聲,也不知是覺得令狐衝身為恒山一派的掌門人當眾說這樣的話有失體統呢,還是想起了當日被圍攻之仇。

嶽不群得了令狐衝這樣的全力擁戴,也豪不謙讓,幹脆自己站了出來,從華山派當年劍,氣二宗相爭,導致元氣大傷,所以在他看來武林中的宗派門戶,分不如合說起,一通洋洋灑灑,悲天憫人的道理說了出來,引得眾人紛紛讚歎,最後語氣一轉,“咱們五嶽劍派合成五嶽派,就可為各家各派樹一範例,成為武林中千古羨稱的盛舉。”

他此言一出,眾人都叫了起來,“原來華山派讚成五派合並!”

東方不敗又輕輕哼了一聲,看來對嶽不群一通慷慨大義的言辭很是輕蔑不屑,林絳軒也是小吃了一驚,暗道不知這偽君子葫蘆裏買的什麼藥,大師兄這可被繞進去了。

再接下來令狐衝果然無法應對了,也不知他恒山派中哪一個當機立斷,又將桃穀六仙指使出來瞎說搗亂,隻是擋得了一時擋不了一世。

鬧了一會兒之後,令狐衝就被嶽不群逼問到了當麵,“衝兒,我和你向來情若父子,你師娘更是待你不薄,難道你就不想和我們言歸於好,同歸一派,就像從前那樣嗎?”

林絳軒在高處看得分明,隻見令狐衝舉目向嶽不群望去,他滿臉殷切之狀,不住向令狐衝點頭;令狐衝再轉頭又望方證大師和衝虛道人,他二人卻是連連搖頭,將個令狐衝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忽聽東方不敗在耳邊道,“你不是說在恒山時,武當派的老道就已經叮囑令狐衝不要答應五嶽並派之事了嗎,他怎麼又出爾反爾?”

林絳軒搖頭,“我看大師兄不是故意想要反悔,他隻是對嶽不群言聽計從,敬若神明的習慣了,這個時候就做不到和他對著幹。”

嶽不群好似是一心想要促成五嶽派合並,眼見著令狐衝還在猶豫,就又再出一猛招,擔保隻要五嶽派合並,那恒山派三位師太的大仇就包在他嶽某人的身上,三年內他定當找出凶手,為三位師太報仇雪恨。

這一下,恒山派上下再無異議,登時齊聲喝采。

林絳軒越聽越奇怪,眼看著脫口秀節目變成了懸疑片,心裏使勁分析,嶽不群這是想幹什麼,並派了對他有什麼好處呢?華山派雖小,但總是自成一家,他是老大,想怎樣就怎樣。並派之後可就要聽命於人,屈居為左冷禪的下屬了,他這麼賣力,圖得什麼?

忍不住問東方不敗,“東方,你看這嶽不群想幹什麼?”

東方不敗道,“這還不容易猜,他這個樣子隻能有兩個原因,一個就是他早被左冷禪收買或者是要挾住了,不得不全力支持;要不然就是這位嶽掌門備有後招,自信能夠爭得過左冷禪,自己去做那五派總掌門。”

嵩山大會(三)

東方不敗說嶽不群有可能是自己想做五嶽劍派的掌門,林絳軒這次難得沒有和他想到一處,深覺得不太可能,嶽不群雖然號稱是華山派掌門,紫霞神功了得,但其實此人武功很一般,當初被桃穀六仙上華山一鬧,就嚇得拖家帶口,領著妻女弟子匆匆躲下了華山。

路上又差點被人殺得全軍覆沒,還要靠當時身受重傷的令狐衝來救,這個五嶽派總掌門再怎麼樣也得能夠以武服眾才行,嶽不群門下弟子又很單薄,人數不多,且武功全部在三四流徘徊,他憑什麼能夠勝過左冷禪?

嶽不群勸動恒山派同意並派之後又退了回去。

那麼接下來,自然就是解決選誰為五嶽劍派總掌門的問題了,左冷禪本來自以為論武功講實力,這個總掌門肯定是非他莫屬,隻要那另外四家都同意了並派之議,接下來就好辦了。

誰知桃穀六仙不知受了什麼人的指使,非要和他對著幹,一路怪話說下來,處處指摘左冷禪人品惡劣,行事卑鄙,根本不配做這個總掌門,搗亂到最後,終於喊出了‘比劍奪帥’。

這個‘比劍奪帥’一喊出來,封禪台上的群豪頓時震天價地叫起好來,這些人中除了方證大師,衝虛道長等少數幾個有心人之外,大多數都和林絳軒一樣,是來看熱鬧的,如五嶽派中眾高手為爭奪掌門人而大戰一場,好戲紛呈,那可就過癮了,定然能夠不虛此行,因此鼓掌喝采,紛紛叫好。

若論到劍法厲害,在場的這些人隻怕誰也及不上令狐衝的‘獨孤九劍’,說到這裏,桃穀六仙的目的已經昭然若揭,他們這麼大鬧了一場,就是想要相助令狐衝做這個五嶽派的總掌門。

不想令狐衝沒有領情,朗聲說道,“眼前有一位最適宜的前輩,怎地大家忘了?五嶽派若不由君子劍嶽先生來當掌門人,哪裏還找得出第二位來?嶽先生武功既高,識見更是卓超。他老人家為人仁義,眾所周知,否則怎地會得了‘君子劍’三字的外號?我恒山派推舉嶽先生為五嶽派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