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段(3 / 3)

要想不放棄自己的女朋友,那就隻有一條路,就是消滅“三大差別”。在這樣的情況下,鄒文龍開始了創業,並且創業成功。現在,女朋友早已變成了老婆,鄒文龍還是喜歡對老婆說:“我都是為你做的。”實際上,鄒文龍說錯了,他不是“為你做的”,而是“為了得到你做的。”這就是欲望的作用,再輔之以出色的行動力,鄒文龍終於如願以償,“抱得美人歸”。

無獨有偶,大名鼎鼎的張樹新的創業亦是源於一種刺激。隻不過,這種刺激比鄒文龍的“女朋友”來得更為刻骨銘心,因為關係到父親的生死。張樹新回憶說:“我記得1989年我父親患癌症來北京,到1992年去世,我們幾乎傾其所有,最後想做很多的事情,卻總是囊中羞澀做不了。那個時候社會上已經有很多人下海,大街上有很多不同的人的生活狀態,你就會覺得你沒有能力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不用去講那麼多的大道理。”俗話說,哀莫大於心死。張樹新就是在這樣一種狀態下,由報社記者而下海創業,成為一個創業者。創業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沒有錢,想有錢,要賺錢。後來張因為創辦瀛海威,第一個大張旗鼓將互聯網引入中國而聲名雀起。現在張是聯和運通投資公司的老板,已經由一個成功的創業者,發展為一個用自己的錢投資的職業投資家。

因為欲望,而不甘心,而創業,而行動,而成功,這是大多數白手起家的創業者走過的共同道路。絲寶集團的梁亮勝現在很有名,上了《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但尋究當年,梁也不過是一打工仔。隻是這個打工仔有點與眾不同。1982年,梁帶著他的太太,和所在內地工廠的其他40多名青工一道被派往香港工作。當時“(梁勝亮)一家在香港隻有四五平方米的住房。那是一間不到30平方米的房子,住了三家人,除去公用廚房、洗手間、走道,房間之小難以想像。他兩口子住廳,另兩家人各租了一間房,因為別人白天上班時要走廳,他就從廳裏拉一塊塑料布,留一個過道,他們夫妻兩人隻能擠在沙發上睡。那時,梁的夢想就是想有個樓花。”

即使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梁還是每天晚上堅持去上學。在香港的3年時間裏,梁係統學習了航運、英語、國際貿易和經濟管理等課程。後來梁就依靠做國際貿易,向國內販賣檀香木材淘到了第一桶金,再後來,就辦起了絲寶集團,出品舒蕾、風影洗發水等。現在梁站在成功者的角度說:“回頭來看,一起到香港的40多人現在都還在工廠裏做工,因為他們滿足現狀,覺得現在做工比原來在國內做工好多了。”梁這話的意思就是說,是欲望促使了他的成功。因為他覺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賺更多的錢,過更好的生活,他要給自己當老板,做自己的主人。而原來一起隨他到香港做工的40多個工友,卻沒有他這樣的欲望,所以他們20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