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跟一個西北方麵一個少數民族打交道,他很客氣,他非要給我送個禮物。我跟他講我說,不要送了吧。他說不行,那我說你就送吧,你送我一頂小花帽算了。他們這個民族喜歡戴小帽子。這個老兄第二天給我拿了一頂帽子,這個從包裏一拿出來,在場的人都用幸災樂禍的眼神看著我,他送我一頂綠帽子。人是好人,但是溝通上出現障礙,我們怎麼能戴綠帽子呢?“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你在國際交往中,贈送禮品一定要注意溝通的問題,不是我喜歡不喜歡,而是對方能不能接受。就是他認為這個東西是不是好東西,是不是感覺到尊重和尊嚴。另外一個點你要注意什麼呢?國際交往中贈送禮品其實更多強調的是形式,而不是內容。換而言之它比較注重包裝,是否做到認真的包裝,跟鄭重其事有關。同時接受對方禮品時,如果沒有特殊原因要打開看一看,表示欣賞,不看他的禮品,不打開看,意味著怠慢對方沒把他當回事。☆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最後,我關於公務接待的話我想講講宴請的問題。“衣食住行訪談送”。這恐怕是國際交往中不可避免的幾個問題,衣食住行訪談送,訪問談話贈送禮品,吃是個比較重要的問題。那麼在國際交往中,宴請外國友人的時候,或者是請客人吃飯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問題呢,我們一般講所謂的五M公則,五個M。第一個M,費用的問題。國際交往要強調節儉,要強調務實,要強調宴請的少而精,反對鋪張浪費,沒有必要每件必吃,大吃大喝。說實話人家不是到你這兒混飯的,大吃大喝,不僅浪費金錢,而且浪費時間,沒有必要。少而精,幹淨衛生,上檔次就足夠的。必要的時候,到我們職工食堂吃個工作套餐也可以,務實。第一個是講費用。第二個我們講的M講的是什麼呢?講菜單,就是講菜肴的安排,講內容。但是這個呢,我跟大家講一下,你要請外國客人吃飯的話,這個地方你要動動腦筋,吃什麼?這個有的時候需要表達。我經常遇到這樣的人,他不善於表達,他問你,你愛吃點什麼,你喜歡吃什麼,這個海鮮行不行。不要這樣問,有經驗的人其實要問,你不能吃什麼,這是比較重要的。我愛吃什麼,有時候不好意思跟你說,最重要的是我不愛吃的東西你不要給我,民族禁忌、宗教禁忌尤其不可觸犯,這個事你不了解就麻煩了。一般的西方人,我們以西方人為例,白人為例,他們一般不吃什麼?首先不吃動物內髒,什麼炒肝尖、溜腰花、鹵煮,你上一道他就暈了,他不吃中式動物內髒,當然西式的你也不會,法式鵝肝你會嗎?你又不會,我講的是不吃中式做的內髒。第二不吃動物的頭和腳。我國宴請客人都全雞全魚,那頭對著誰都有講究的,那外國人不行,那魚眼睛瞪著,雞嘴張著,恐怖主義,破壞食欲,你吃過肯德基鳳爪嗎?
第三他不吃淡水魚。他們比較喜歡吃海魚,而且煎炸。他認為淡水魚土腥味重、刺多,所以你要讓他不爽,還有個小辦法,吃清蒸鯽魚,那家夥土腥味少,但是刺多,基本上可以紮壞他,他抗不住。接著他們不吃的東西還有什麼?不喜歡吃無鱗無鰭的魚,就是蛇、鱔、白鱔、黃鱔、鰍、泥鰍、鯰,蛇鱔鰍鯰,這四種他不吃,無鱗無鰭的魚。再者,不吃寵物,貓和狗絕對不吃,在他們來看,狗是人類的一員,是朋友,怎麼能吃朋友呢?所以這個東西你要注意這個。宴請呢,第二個M講菜肴,吃什麼,不吃什麼,首先要把不吃的排掉,再討論吃的。其實說實話,宴請外國客人吃的東西,有的時候還是比較好解決,要少而精,要對象化。我經常請他們吃飯,一般的西方人不怎麼特別喜歡吃中餐,這跟我們中國人嚐西餐嚐嚐可以,堅決吃下去是不行的,一個道理。偶爾一試可以,人家跟你說好好吃,那是跟你客氣,別當真,老讓吃也整死他。但是有些東西你還是可以跟他溝通,我一般邀請外國朋友到家,二十塊錢可以搞定。我知道他愛吃什麼,比如糖拌西紅柿絕對可以。他比較喜歡吃這個,糖拌西紅柿,酸酸的、甜甜的、半生不熟的。你要覺得這個玩藝不上檔次,炸春卷,他喜歡吃麵食,愛吃帶餡的麵食,並且喜歡煎炸,這三者炸春卷全包括,當然你不要說炸春卷,他聽不懂,我把它包裝為chinese派,一下就溝通了呀。你要覺得chinese派不大過癮,還有個更省事的,山西的肉夾饃,燒餅切開,把肉餡剁碎了,啪一進去,chinese漢堡。接下來他們吃的菜也比較簡單,你給他吃炒土豆絲他一般都歡迎,他愛吃土豆一般都是煎炸沒有炒,京醬肉絲、咕老肉、糖醋魚等等等等,獅子頭,這種酸酸的、甜甜的、粘粘的都可以,不過肉絲你要注意,最好弄大點,最好肉絲改肉片,因為外國人吃牛排長大,肉絲越細,刀功也好,他生氣,找不著,肉在哪裏肉在哪裏,他抗議。那麼外國人的習慣喜歡吃點飯後甜品,其實對付他甜品更容易。我一般給他們上烤白薯,我告知chinese布丁。最後我還比較喜歡,如果不上chinese布丁,給他吃點元宵之類,把它炸了,不要煮,煮的太燙他不喜歡,他們不喜歡滾燙的東西,愛吃冰冷的東西,炸了的元宵給他,他沒吃過這個元宵閉眼就,餡是怎麼放進去的,沒縫。吃文化說白了,宴請外國客人是吃文化,吃特色。第三個我們講環境,那麼實際上宴請客人從高層次來講,是講一個檔次,是講一個環境。我們曾經前一段流行吃憶苦思甜家常菜,其實也是類似的意思。我注意過誰去吃,大概是我這種年齡的人,四五十歲,盤腿坐在土炕上,背後掛著大豆、高粱,“憶往昔崢嶸歲月愁”。吃著熬小魚、貼餅子,其實忘了吃的東西,心裏回想那往昔的時光,往往念及過去的小芳,憶苦思甜去了。所以它這是有一個環境比較的問題,講特色,講環境。第四個M是講什麼?第四個M是講音樂。高檔的宴請,強調音樂伴宴,當然這個音樂你要注意了,比如有一個國家差異,你最好選擇交往對象民族音樂,交往對象個人偏好的那種樂曲,而且應該若有若無,環境優雅情況下的妙、慢的音樂,不要給他造進行曲,不要給他放迪廳的音樂,那還不練倒立呀?音樂有講究。最後要注意就是舉止。宴請的時候舉止,吃飯那個舉止。比如和客人吃飯的話,我們餐桌上講幾個忌諱,四個不準。第一讓菜不夾菜,你可以讓,嚐嚐,別夾,你不知道他愛不愛吃,你又不是他肚子裏的蟲子,你夾了他就得吃,這有強迫服務之嫌。剛才講了關心有度,而且有的時候夾,你要是筷子不幹淨更麻煩。有的同誌這樣處理一下再夾,整死他,不衛生,你給他八筷子不等於罰他八口唾沫嗎?讓菜不夾菜。第二祝酒不勸酒。你可以講,我們為兩國人民的友誼,我們為兩個單位的合作來幹杯,他愛喝不喝,不要強迫服務。第三不當眾整理服飾。別在人家麵前拾掇自己。有的同誌吃飯,係列化動作一氣嗬成。首先解褲腰帶,然後拽下領帶,接著卷袖子,土匪下山。最後一個禁忌,宴請時在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