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的牛蠅”蘇格拉底是個伶俐的老童心,雖然常打著赤腳,卻在四十歲禿頭的時候娶了一個十九歲的女孩子。他做了一件曆史上隻有少數幾個人做到的事:他徹底地改變了人類的思潮。而現在,在他死後二十三個世紀,他還被尊為在這個爭論不休的世界中最卓越的口才家之一。
他的方法是什麼?他是否對別人說他們錯了?沒有,他太老練了,不會做那種事。他的整套方法,現在稱之為“蘇格拉底妙法”,以得到’是,是”為根據。他所問的問題,都是對方所必須同意的。他不斷地得到一個同意又一個同意,直到他擁有很多的’是,是”。他不斷地發問,直到最後,幾乎不知不覺之下,他的對手發現自己所等到的結論,是他在幾分鍾之前所堅決反對的。
下次我們要自作聰明地對別人說他錯了的時候,不要忘了赤足的蘇格拉底,而提出一個溫和的問題——一個會到得“是,是”反應的問題。
中國人有一句格言,充滿了東方悠久的智慧:“輕履者行遠。”
如果你要使別人同意你,請記住下列規則:
“使對方立即就說‘是的,是的’。”
卡耐基認為多數的人,要使別人同意他自己的觀點時,將話說得太多了,尤其是推銷員,常犯這種劃不來的錯誤。盡量讓對方說話吧,他對自己事業和他的問題,了解得比你多。
所以向他提出問題,讓他告訴你幾件事。
如果你不同意他,你也許會很想打斷他。但不要那樣,那樣做很危險。當他有許多話急著說出來的時候,他是不會理你的。因此你要耐心地聽著,抱著一種開放的心胸;要做得誠懇,讓他充分地說出他的看法。
讓另一個人講話,不但有助於處理商場上的業務,也有助於處理家庭裏發生的事情。芭貝拉·魏爾生和他女兒洛瑞的關係快速地惡化下去,洛瑞過去是一個很乖、很快樂的小孩,但是到了十幾歲卻變得很不合作,有的時候,甚至於喜歡爭辯不已。魏爾生太太曾經教訓過她,恐嚇過她,還處罰過她,但是一切都收不到效果。
“一天,”魏爾生太太在卡耐基課程的一個班中說,“我放棄了一切努力。洛瑞不聽我的話,家事還沒有做完就離家去看她的女朋友。在她回來的時候,我當然要對她大吼一番,但是我已經沒有發脾氣的力氣了。我隻是看著她並且傷心地說,‘洛瑞,為什麼會這樣?’“洛瑞看出我的心情,用平靜的語氣問我,‘你真的要知道?’我點點頭,於是洛瑞就告訴了我,開始還有點吞吞吐吐,後來就毫無保留地說出了一切情形。我從來沒有聽她要說的話,我總是告訴她該做這該做那。當她要把她的想法、感覺、看法告訴我的時候,我總是打斷她的話,而給她更多的命令。
我開始認識到,她需要我不是一個忙碌的母親,而是一個密友,讓她把成長所帶給她的苦悶和混亂發泄出來。過去我應該聽的時候,卻隻是講,我從來都沒有聽她說話。
“從那次以後,我讓她盡量地說。她把她心裏的事都告訴了我,我們之間的關係大為改善。她再度成為一名很合作的人”法國哲學家羅西法古說:“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現得比你的朋友優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讓你的朋友表現得比你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