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段(1 / 2)

乎乎、胖嘟嘟的模樣,小胳膊小腿就像一截一截的蓮藕,卻又比蓮藕捏上去柔軟。煊煊喜歡拉他的手,可他卻獨愛拉她的小胳膊,仿佛沒有骨頭般,手感好得驚人。

再一次回憶起煊煊兒時明亮的黑眼仁,劉子熙忽得從沉醉中驚醒。睜開眼睛,麵前鏡子上的水霧漸漸散去,反射出一個由朦朧變向清晰的自己。低頭不經意間,他尷尬地看到了自己撐起的小雨傘,很無語。

匆匆洗完澡穿了棉質的睡褲出來,這邊床上的煊煊用被子把自己裹得跟蠶寶寶似的,劉子熙看了直想笑。不過轉念他又想起剛才浴室裏的小雨傘,不自然地收了笑容握拳放在嘴邊輕咳了一下,調低了空調溫度,關了燈關了電視機,趕緊鑽進另一張床的被窩裏。

蘇亦煊前半夜基本沒睡,心裏千思萬緒,一邊注意聽著那張床上的動靜,一邊幻想著子熙哥哥的懷抱。

來到江寧的黑夜裏,她常常害怕失去方向,自從又和子熙哥哥聯係上,她便開始覺得有了希望,有了心的一個向往點、凝聚點。她把她的子熙哥哥比作燈,有了他的指引,從此可以不再彷徨,不必張望。今夜,她的燈就在距離她一米的地方,她多年的憧憬正一步一步走在實現的路上。她紅著小臉,輕輕地轉過身,在一片漆黑中努力尋找一米遠處的輪廓,然後就這樣看呀看呀,不知道什麼時候睡著了。

當清晨的陽光從厚重的窗簾縫隙中不遺餘力地鑽進來,劉子熙醒了。對於他而言,這是溫暖又煎熬的一夜。這是他在和煊煊分開後,第一次相處得如此長久,他仿佛回到了兒時的親密時光。但是十六年過去,光陰不僅帶走了單純的童真,還帶來了成熟的心跳,他知道自己不是柳下惠,可是麵對煊煊,他又不得不做柳下惠。她的煊煊是純潔的,在十六年後,他想先補給她整個青春期缺失的愛和關懷,再帶她走進幽深綿長的生活。

劉子熙輕手輕腳地起了床,蹲在煊煊床邊看到她睡顏安好,微低著腦袋,小嘴撅起,長長的睫毛安詳地貼在下眼瞼上,光潔的臉蛋被枕頭擠得像小時候一樣圓。他不禁笑了,伸出手用指背輕輕撫摸著她的臉頰,滿足和幸福瞬間溢滿了心田。

突然,蘇亦煊抖了一下,睜開了眼睛,透過朦朧,她好像看到了子熙哥哥的笑臉,特別好看的笑臉,微薄的嘴唇彎出迷人的弧度,一張俊臉上寫滿了溫柔和幸福。蘇亦煊驚,從被窩裏伸出手使勁揉了揉眼睛,眼前還是他!翻著回憶,她終於想起昨天的事情了,又抬起頭張望了一下四周,確實是賓館,眼前這個人真的是子熙哥哥,突然急切地抓住了子熙哥哥放在床邊上的手。

天哪,她心裏美得竟然說不出話來,她孤單了半個童年和一整個青春期,今天終於確定靈魂的另一半真真實實在她身邊了。

“傻丫頭,怎麼了?”劉子熙驚奇著她的舉動。

“哥,”蘇亦煊帶著起床的軟弱無力,綿綿地說,“不要離開我。”

劉子熙聞言反手緊緊握住了她的手,放在嘴邊吻了吻,笑著一字一字清晰地說:“煊煊,聽好了,從現在起,你蘇亦煊就是我劉子熙的女朋友,將來的妻子,是我要用一生深愛和保護的女人。除非你變,我永遠都不會變。”

字字句句敲進蘇亦煊的心裏,在這樣一個安靜的早晨,收到自己愛了很久的男人的承諾,試問世間還有如此幸福的時刻麼?沒有了!她抿了抿嘴,眼睛氤氳著,帶了點控製不住的哽咽的哭腔說:“哥,我也永遠都不會變,深愛。”

是的,深愛!

愛,這個單音節的字,單獨被拎出來過於單薄了,必須得加個“深”方能凸顯它的程度、力量和心裏那致命的感覺。

作者有話要說:深愛了。。。

33

33、相處 ...

起床洗漱完畢,劉子熙建議回去一趟,看看家裏的情況,尤其是木地板,如果翹了就得換,剛好他在。

蘇亦煊同意,眼見著子熙哥哥成熟的模樣,她心底泛起陣陣甜蜜和安心。從前和穆澤輝談戀愛的時候,她就覺得自己像個大媽,後悔的那陣子,心裏冒出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分手以後一定要找個成熟的男人,讓自己能夠像貓咪一樣撒嬌。現在好了,夢想真的實現了。

回到家裏,果真如子熙哥哥所說,木地板晾了一晚有幾塊已經鼓包了,但不是很嚴重。蘇亦煊給房東打電話問了地板是哪個牌子的,然後預訂了幾塊相同的,人家說明天一早來換,還算順利。

白天蘇亦煊開著車帶子熙哥哥逛江寧,去了她的學校,還路過了雜誌社的寫字樓。

蘇亦煊將車停在小學門口,今天是新學年報名的日子,嘰嘰喳喳的小鴨子們在父母的陪同下,背著嶄新的與身高極不相襯的大書包,雄糾糾氣昂昂地走進校園。那種義無反顧的勁頭,像是對未知生活的向往,但在成年人看來也許會有些赴湯蹈火的味道。

他們坐在車裏,沒有出去湊熱鬧,劉子熙副駕駛的車窗開了條縫兒,聽煊煊講著小時候剛轉來上學的事情。

“那個時候,沒有人搭理我這個北方來的小女孩,幾乎半個學期我都坐在最後一排。下課他們都出去玩了,我就看書,把課後的習題不厭其煩地做好幾遍。其實我不是一個特別有耐性的人,現在有時候想起還挺納悶那會兒怎麼會對一模一樣的習題不厭煩,後來想想應該是自己心裏也抵觸這裏的小朋友吧,有不屑,也有自卑。直到期中考試我的數學成績是全班唯一的滿分,他們才漸漸接納了我,老師也才開始對我好。”蘇亦煊麵帶著微笑平靜地述說著,就好像是在講別人的故事,而不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