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太子年香被賜婚(1 / 2)

皇帝雖然中庸,卻並非昏庸,孰輕孰重,他拿捏的很清楚。

小太監來不及鬆口氣,便結結巴巴,將事情的來龍去脈道出:“回,回皇上話,那,那威遠將軍,威遠大將軍,他,他回來了!”

此話一落,滿座皆驚!

今晚發生了太多事,卻唯獨這件事,最是驚人,駭人!

那威遠大將軍是誰?那可是皇帝最信任的大將,除溱王外,最倚重的左膀右臂!

然而,誰都知道,在三個月前,鎮守邊關一隅城池的傅長歌女王爺,發生了叛變一事。

她不但與邊塞胡人勾結,更將被發現她此事的威遠大將軍殺死,以殺人滅口!

幸好威遠大將軍機智,發現此事後,便用秘密的通訊方式,將長歌女王爺叛亂一事通知給了遠在京都的皇帝。

所謂遠水解救不了近火,等皇帝知道此事,平定長歌女王爺之時,威遠大將軍早已屍骨無存。

為此,皇帝還特意讓舉國為威遠大將軍默哀一月,宵禁紅白喜事一月。

可現在是怎麼回事?怎麼一個明明死了三個月的人,又突然活了過來,還回了京都!

這如何不讓諸人震驚?!

別說旁坐的這些還未涉足朝堂不會涉足朝堂的公子小姐們,就是皇帝,也是一臉震動。

而皇後和太子,太傅和漓妃的反應神情,卻很是奇怪。在聽到這則消息後,四人幾乎都是一致的麵無人色。

尤其,是漓妃,連嘴唇都嚇得發了白。明明連剛才差點被皇帝怪罪都沒嚇成這樣,現在卻……

幾人的表情很精彩,很耐人尋味,隻可惜的是,除了兩個人以外,其餘的眾人都深深沉浸在了這則消息裏,誰也沒有那個心思和注意力,去在意這四人的反應。

唯獨在意的這兩個人,不是一手策劃此事的年玥,還有已經知道這些事情內情的二皇子秦卿,還能有誰?

斜睨旁坐已經被駭的麵無人色的傅長樂一眼,年玥自在的夾了一塊糯米糍放進嘴裏,今晚就沒停過的嘴角的笑,現在,卻加深再加深,其中,還有夾雜了幾許戾色。

這糯米糍可真甜呢,都快要甜到她的心窩子裏去了。

當然,再怎麼甜,也沒有皇後太子,還有好父親好妹妹現在的表情,來的更讓人覺得清甜爽口。

在座很多人隻知其一,隻知威遠大將軍是皇帝派到她身邊,監視她這個長歌女王爺有無異動的心腹。

卻並不知道,這個威遠大將軍,樊籬。還是她的好妹妹,傅長樂的未、婚、夫。

當初在她通敵叛.國的書信上,確實不光印著她的私章,還印有匈奴胡人的印章,真正的印章。

也正是因為這兩枚證據確鑿毫不作假的印章印,為她這場所謂的通敵叛.國的陰謀戲碼,徹底的做了見證。

當年,她與樊籬一起剿的胡人殺的匈奴,有一次,更是深入了匈奴內部,殺到了主將帳外,砍掉了匈奴的大旗,還繳獲了匈奴胡人的主將印章。

後來,回到城裏時,她本想拿這印章給其它兄弟開眼時,樊籬卻說,印章在回來的路上弄丟了。

當時,她也沒多在意,畢竟打了勝仗才是大喜事,敵人的印章不過隻是戰利品,丟了就丟了,沒什麼大不了。

然而她沒想到,就是這胡人匈奴的所謂丟失的印章,最後卻要了她的性命。

重生想明白後,她就已經聯想到,那印章並非樊籬丟了,而是送給了他的好未婚妻,她的好妹妹,傅長樂。

大概他也沒想到吧,這印章,也要了他的性命。

她了解樊籬,樊籬是個相當愚忠的耿直憨厚之人,若非不是他可信,也不會年紀輕輕,就得到了與溱王在皇帝心目中,同等的份量。

所以樊籬絕不會參與陷害她,那麼,也一樣了解他的傅長樂,知道說不動他參與此事,又把他當成了她要嫁給太子秦殷做太子妃的絆腳石,於是,利用完後,便對樊籬起了歹心。

可憐樊籬如此癡心於傅長樂,換來的,卻是她的心狠手辣。

不過樊籬雖耿直愚忠,卻並不是個傻瓜笨蛋。所以,當初她差遣徒兒吟嘯去找他時,是抱了一絲他可能還沒死的希望的。

沒想到啊沒想到,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老天,並非真的瞎眼瞎的徹底的。

怎麼樣,好妹妹,這場謝幕禮,你可還喜歡?年玥玩味的斜睨著旁坐似被雷給劈了的傅長樂,似觀花賞景一樣。

震驚過後,皇帝連忙下了高座,一邊急切下了石階,一邊直往牡丹園外奔走,老臉上之前布滿的陰霾,全被欣喜取而代之,“快快快,帶朕去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