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爭鬥的目標了,瑾側妃也消停了,安心的帶起了孫子,狠狠地同情了華側妃一番,當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呐。
七爺沉寂了不少,仿佛瞬間變得成熟穩重起來,偶爾遇到一些嘲諷的語言,忍忍也就過去了,他不能責怪他的母親,知道華側妃所做一切都是為了自己,隻是他不能原諒身邊那些變臉的人,更不能原諒鎮北侯府,那是母親的娘家,他的外家啊,誰都可以落井下石,隻有他們不可以。
落到今天這種田地,他不是沒想過報複,隻是母親自作自受,身邊的人眾叛親離,羅霆楠已經成為了王爺,就憑他的分量,又能報複誰去呢,更何況母親還在佛堂受苦,他又怎能讓她再受連累。
七爺在所有人眼中,仿佛變了個人一般,從前風流倜儻、八麵玲瓏的溫潤公子,成為了羅霆楠的堅定的支持者,在老王爺麵前也極為孝順,為今之計,他隻期望能早日得到小弟和父王的原諒,放母親出了那偏院佛堂。
不管羅霆楠怎麼想,雲舒對此卻不置可否,或許老王爺去世後,她會讓七爺接華側妃出去頤養天年,但是現在,雲舒自認為從來都不是大度的人,孩子就是她的逆鱗,華側妃心有怨氣,為人也不安分,誰知放她出來又會出什麼幺蛾子,還是讓她乖乖地呆在佛堂,為大家誦經祈福吧。
雲舒管家自有一套流程,大權在握後,就把管家的權利分了出去,幾個嫂嫂互相壓製,隻緊緊抓住最後的決定權,恭親王府一片和藹,就連牙尖嘴利,最喜歡斤斤計較的九嫂都在雲舒麵前服了軟,畢竟以前華、瑾兩位側妃當家,哪有她們插手的份,現在巴結還來不及又怎會跟雲舒做對。
恭親王府仿佛在一夜之間變得井然有序起來,老王爺看到這種景況心中甚慰,隱隱又有些擔憂,生怕引起皇上猜忌,不過後來想想又作罷,想他小心謹慎了幾十年,到最後也沒落到個好字,還讓兒子們對他心生怨懟,如今他也老了,管不了那麼多了,兒孫自有兒孫福,由得他們去吧。
羅霆楠也沒閑著,他不像父王,這也顧忌,那也顧忌,畏首畏尾,最終把自己圈進,自己畫的局裏,皇帝防備又怎樣,猜忌又怎樣,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他們恭親王府是聖祖皇帝親封,世祖皇帝加封世襲罔替,除非謀逆大罪,一輩子都可以榮華富貴、安享太平,好壞總不過如此,他又何必那麼小心翼翼,弄得如父王一般,連妻兒都保不住,更何況,如今正是多事之秋,想來皇上也無暇理會。
成藥房經過一年經營已經開遍全國各大城鎮,他現在正忙著開書局,給各地學子提供的地方,隻要有功名在身,就可以免費進入書局,其中還有問題對答,或對聯,或詩詞,或民生、策論,隻要回答得好,不僅有一百兩銀子獎勵,還可以獲得王府提供一見當代大儒聽堂講課的機會,這可是好多讀書人都求之不得的。
他要讓皇上發現時,已經大樹成蔭,天下間最難堵的,就是讀書人的嘴,名聲誰都愛,他此時的所作所為可是一大善舉,用著皇上的人,在皇上眼皮底下建立聲望,他要讓恭親王府立於不敗之地,讓全天下的讀書人都感念恭親王府的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