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皇後如此苦口婆心的說著,一個勸他要兄弟和睦,一個囑托一定要夫妻和諧,董紫楓與蔣何鳳兩個晚輩,也就隻有低頭聽從教誨的理,最後得了皇後的準許離了康董宮,兩人才來到了沁美宮。
李貴妃的臉色依舊是白如蠟紙,昨日也是因為身體原因她才沒有隨同皇上一同去往晉王府見證董紫楓的大婚,今日聽到宮婢稟告兩人前來請安的消息,李貴妃匆匆忙忙的就讓宮婢給自己上了妝扶著自己走出了屋子。
禦醫已經症斷,李貴妃因滑胎大傷元氣,可能這一輩子都不可能做母親了,這樣的打擊不可謂不大,現在李家已經從支持董王轉而支持了晉王,作為一個不可能再孕育皇子的李貴妃來說,與皇後一般親近董紫楓才是明智之舉。
因這一場噩夢的折磨,李貴妃消瘦單薄的身子讓人不忍直視,在其如枯槁一般的臉頰上不難看出在沒有這一次意外突變之前這該是有著精美五官的美人,可惜李貴妃現在跨不過這一關,若是能跨過去,以後的許多事情也就可免了。
說到底,李貴妃還是不如皇後聰明,說到底,也還是因為李家的勢力不如王家,王皇後就算不能為皇上生下皇子,隻要王家扶持的人登上皇位,她一樣可以保王家屹立不倒,可李家不同,處在第二事事都是看王家臉色的李家並沒有王皇後這樣的勝算。
李貴妃的孩子曾是李家全部的希望,就算這個孩子不能參與到奪嫡中來,隻要李家有了這麼一個孩子,往後皇上多少也會念著幾分情分,可惜功敗垂成。
“昨日我本是想去的,但想念我乃是不祥之人,去了唯恐給你們帶來黴氣,所以沒能去晉王府,這是我為你們準備的一點小小心意,你們一定要收下!”
李貴妃雖是李庸的姑姑,但因上一任李家家主的兄弟姐妹眾多,李貴妃排位較後,現在也不過是三十不到的年紀,雖說濃妝平添了幾分女人嫵媚,但這濃妝之下卻依稀可見那還未徹底淹沒在歲月之中的風華。
李貴妃讓宮婢拿出來的乃是兩塊玉佩,玉佩可合二為一,也可拆分為二,這種玉佩名叫鴛鴦佩,最是適合夫妻佩戴。
“多謝李貴妃!”董紫楓接過十分從容,與李貴妃頷首一笑。
“何鳳,上次庸兒進宮的時候也與我說起過你,他可是難得誇人的,對你卻是讚不絕口,後來在宮中我們也見了幾次,你確實是一個蕙質蘭心的女子,紫楓能娶到你這樣的王妃,也是他的福氣了!”
李貴妃看蔣何鳳看著那玉佩發愣,以為還是自己的禮物不夠隆重,趕忙說了幾句分散了蔣何鳳的注意力。
李貴妃一番濃濃情意她自然感受得到,再因為對她悲慘境遇的同情與李庸之間的交情,她對李貴妃有著一股發自內心的親近感。“多謝李貴妃,李貴妃正是風華正茂,應該多注意自己的身體才是,我與李庸乃是生死之交,他對你這個姑姑素來敬愛,眼下他最擔心的就是李貴妃您的身體,還請李貴妃早日振作調養好身子。”
“你倒是有心了,庸兒這孩子善良單純,為了我的事沒少奔走,性命可是隻有一條,我會注意的,你與庸兒竟然是生死之交這也是難得了,想不到你小小年紀還能有此閱曆!”
李貴妃毫不吝嗇的讚揚著蔣何鳳,柔軟微弱的聲音透著幾分淒涼。
“李貴妃身子為重,其他的事情若是能忘就忘了吧!”董紫楓總是忍受不了兩人在李庸的話題上打轉,笑著搶過了話頭。
“懷胎七月,心脈相連,怎能說忘就忘。”李貴妃黯然的垂眸,低聲歎了一口氣。
董紫楓神色一秉,認真的看著李貴妃身前桌子上那隻還是升騰著熱氣的茶盞。“母妃懷胎十月生下我,最終卻也沒能體會一下做母親的喜悅,李貴妃年紀尚輕,隻要好好調養還會再孩子的,何須如此自暴自棄,讓家人為你擔憂?”
“好了,今日是開心的日子,莫說這些不開心的事情,你們可是還要去與常妃蘇妃請安?就莫要在我這裏耽誤時間了!去吧!”
李貴妃盈盈含笑,亦真亦幻的笑容看不出到底是出於於心還是隻是掩飾。
“那紫楓就告辭了!”
董紫楓也無心久留,李貴妃這脾氣,也不是一時能勸說得好的了,蔣何鳳起了身,與董紫楓一同朝著李貴妃行了一禮,隨著董紫楓離開了沁美宮,來到了德儀宮。
常妃這幾日因太子之事一直都是心緒不安,雖說現在董王已經被毀,但董紫楓的異軍突起卻是讓她十分擔憂,為了確保自己的兒子能夠萬無一失的坐上皇位,常妃絞盡腦汁的動用起了她這些年好不容易才構建成的關係網,欲圖尋找到董紫楓的汙點挫挫他的鋒芒。
董紫楓率著蔣何鳳前來請安,常妃也不好拒之門外,隻能讓宮婢將他們請了進來。
母憑子貴的常妃在宮中是勢頭直逼皇後的人,在仕途上更是董紫楓的一個阻礙,兩人之間自然沒有什麼好話說,走了一個形式過場,董紫楓就帶著蔣何鳳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