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立下戰功(1 / 2)

高車四在第一時間為沈客寫了一封功勞信與這場大戰的告捷信讓人送去了洛陽。

朝廷接到這兩封書信已經是在六天之後了,董致離開洛陽的消息已經在朝廷裏傳開,皇上皇後對佳華郡主輪番勸慰,卻也沒能留住讓佳華郡主安心的呆在皇宮之中,倍受困擾的皇上在等到景王妃抵達洛陽勸說佳華郡主無效之後,隻能派了一隊禁衛軍護送著佳華郡主去往了涇城。

沈客在肅州再次立下戰功,這一消息讓三大家的宗族再次活躍了起來,王霏謹這段時日回了娘家,也會幫著父親打理一些族中事務,三大家在董紫楓離開洛陽之後為董紫楓做起了掩飾,雖董紫楓遠離了洛陽,但洛陽卻從未離開他的‘眼睛’。

董紫楓的離去並沒有讓太子感覺到片刻的輕鬆,三大家的這三雙眼讓他日夜不安,若不是皇上在此期間為他做了一些安排提升了他的一些人的官位,現在他的處境更要不好過一些。

董紫楓被佳華郡主逼著離開洛陽的消息是太子最先抓住的一根稻草,雖三大家在為董紫楓壓製這一消息,但在太子的策劃下這一消息還是沒能瞞住洛陽這些八卦好奇的百姓,一位親王被一個郡主逼得離開洛陽,這事怎麼看著都有些荒唐。

景王妃到洛陽後,勸說了佳華郡主,卻在佳華郡主的哭訴下也繳械投降,佳華郡主與董紫楓並非血緣內的堂兄妹,關於佳華郡主的身世,知曉的也不過少數幾人,景王妃心疼佳華郡主的不吃不喝,又對她手握的那道懿旨無可奈何,這才與景王商量之後,找到了皇上。

佳華郡主並非景王親生女之事皇上本就知曉,所以一直他就沒有拿著堂兄妹之事說話,佳華郡主在離開洛陽去涇城之前,作為父親的皇上與景王一家三口進行了一場談話。

皇上對董紫楓親近三大家本就不滿,蔣何鳳這個兒媳雖說他還算滿意,但男人三妻四妾也正常,隻要佳華郡主願意做小,他願意為兩人主持大婚。

董紫楓並不知道,就在自己帶著蔣何鳳趕到涇城去看大雪紛飛的時候,洛陽裏兩方父母已經坐下來談了一場話將這件事大致上的定了下來。

從洛陽到涇城有七天的路程,兩人行行慢慢,花了七天的時間,也隻走了一大半的路程。

涇城在與草原平息戰火之後百姓就慢慢多了起來,流亡去了其他州郡的百姓都回到了自己找已蒙塵的家中,開始重新開始了平靜的生活。

他們抵達涇城的時候,涇城正在飄著鵝毛大雪,好在一路上他們已經有了準備,包裹著厚厚的棉襖也不覺得有多冷。

離去時涇城已經是一座無人城,回來時涇城已經有了塞北州郡特有的風味,街道上隨風而四處鑽入的香味是蔣何鳳一聞就能叫得出名字的羊肉泡饃,街道兩側房屋上飄揚的紅色紅綾是涇城百姓為求平安的美好寄望,大街小巷,青石板路,黃泥巴路,都曾經與她的記憶緊緊相連。

“若是宋將軍知道晉王來了涇城,該是要帶著幾位將軍到青雲樓大吃大喝一頓了。

青雲樓是涇城最好的飯館,平日宋將軍招待洛陽貴賓都會讓人帶著來這裏,至於花費嘛,當然是必須得讓朝廷報銷,涇城是座很窮的城池,宋將軍在這裏當了十年的統領,到現在也還沒能存夠錢在洛陽買一間小院子。

涇城很窮,曾經的戰火連天讓涇城百姓丟下了所有的一切逃亡他鄉,在最嚴重的時候這裏曾經是一座無人空城,現在的涇城已經開始有了人煙有了安董,再過一兩年,這座城肯定會再次欣欣向榮起來。

涇城的風狂猛淩厲得就像是從各處而來的飛針,路上所能見到的行人皆都是從頭到腳嚴密包裹成了一個粽子,蔣何鳳坐在馬車中還能輕鬆一些,前頭在前駕馬車的十一卻已經裹上了一床被褥。

“難以想象,在過去的那些個冬天肅州的士兵是如何與草原對戰的!”

雖說肅州一到冬天就是一座雪城,但在草原與大賀簽訂和平契約之前,這裏的無數個冬天都曾有戰爭發生,裹成粽子一般打仗是不可能的,草原的人也怕冷,在肅州冬天發生的戰爭不多,但慘烈程度都是少有。

“曾經也就是這樣的冬天,沈客帶著一千騎兵隊,將草原的一萬士兵剿滅,這一戰被看做是肅州與草原對戰以來最大的勝仗,那是兩年前。”

涇城裏有她無數熟悉的回憶,這裏密密麻麻的都是沈客的影子。

沈客在涇城,已經是一個英雄一樣的存在,他雖是貧苦出身,雖參軍隻是一個小士卒,但他立下的無數戰功,卻是連宋將軍都感言自愧不如的。

“我們這就去拜見宋將軍吧!”董紫楓放下了撩開的窗簾子,用力搓揉著冰冷的手,蔣何鳳與樊素決明三人緊坐在一起,比之他那一處是要好些。

他們在涇城這段時日是要住在駐兵營的,董紫楓沒打算去避開她與沈客的那些共同生活的回憶,既然來了,他就打算坦然的麵對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