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段(1 / 2)

製造蠱毒,他們在身上紋出各種毒物的紋身,他們從不過問南疆之事,甚至極少走出南疆密林之中。但,隻要是苗疆的子民就不會有一人膽敢招惹蠱苗的人。

然而,就是這個堪稱苗疆之中最為神秘莫測又不好招惹的蠱苗聚居的地方,卻傳來一聲聲連綿有如海浪一般的祝頌聲。

夜,正深。然而,整個苗寨裏,包括年幼的孩子,無一人入睡。

這些令外界談之色變的蠱苗,無論老少,皆是一身如雪的白衣,整齊地跪在地上。白衣在月光的照應下散發著瑩瑩的潤色光芒,隨著他們不停地以額觸地的動作,身上的白衣如同銀色的波浪。他們口中喃喃著祝頌的低語,不同的麵容上,是相同的虔誠嚴肅。

而在這些銀色的波光前,是一抹如墨的暗色。

高高的祭台上,有著一個女子的身影。

那個女子仰著臉,象牙一般白皙的麵容因著柔和的月光,更添了一分皎潔。她的年紀已經不輕了,眼角處也有著淡淡的細紋,但見到她的人卻總是不約而同地忽略她的相貌而注重於她澄澈異常的眼眸。就好像此刻,那雙眼裏,小小的月牙映在其中,令她整個人多了一分神子一般的聖潔美麗。

女人一身黑色的長袍,衣角袖口上麵繡著暗紅色的曼珠沙華。粉色的唇不停地開闔著,時而低吟時而高亢的禱告聲自她的檀口中溢出,沙啞而略顯低沉的聲音為這片茫茫夜色更增添了幾分詭譎的意味。她的雙手向天,廣袖隨著她一個又一個的手勢而輕輕晃動,有如蕩漾的水波。以著暗紅色細線繡成的曼珠沙華也似乎隨著這些動作而變得鮮活起來,一簇簇有如燃燒著的火焰。或者說,它們更像是流淌的血河。

——正如簇擁著祭台的那片紅色的彼岸花。

沒有到過南疆深處的人永遠無法想象,在那片層層疊疊仿佛無邊無際的綠色會在這個地方戛然而止。自此處之後,無邊無際蔓延開來的是大片如鮮血一般的紅色,那本是開在黃泉路上的花朵,此刻卻在南疆之地盡顯妖嬈。

在大祭司的帶領下,苗疆的蠱苗正對著它們的聖山祈禱祝頌。

苗寨的正西方,所謂的月初之地,是一座高入雲端的山峰。入目之處,盡是漫山遍野的紅色曼珠沙華,仿佛這座被雲霧籠罩的山峰便是傳說中的魂歸之地一般。

此山,名為青要。

青要山,毫無疑問,便是南疆的聖山。

無論是晴天或是雨季,青要山約千丈高度的地方,永遠籠罩著飄渺的雲霧。無論是春天或是冬季,千丈之下也永遠都開滿了曼珠沙華,甚至連普通的林木都不見一棵。而從這青要山出來的毒蟲毒蛇,其毒性也要遠遠強於南疆各處。

蠱苗的苗寨也並非位於青要山的山腳下,確切地說,它們兩處之間隔著一處寬約百丈的山穀。由於山穀的存在,青要山顯得更為飄渺。因為無論是從哪個方向,隻要想上青要山,必定要走過這片山穀。它的地形看上去,更像是原本的青要山,因著不知名的原因,山體周圍百丈之內,盡數塌陷到地底一般。

山穀之中,也盡是紅色的曼珠沙華。比之山上的紅色,穀中的花朵簇擁著,更像是一片血色的海洋。微風拂動,血色的海水便輕輕蕩漾開來。

曼珠沙華,黃泉接引之花,當靈魂渡過忘川,生前的記憶便會散落於地上,化作這些妖嬈得近乎詭異,紅豔近乎殘忍的彼岸花。

麵對這片血色的海洋,跪拜的眾人無不心存敬畏。

因著對聖山以及傳說中居住於聖山雲端之上的神明懷有的敬畏,蠱苗一族在每年的蝕月之夜,即當空之月為血紅色的那一日,在大祭司的主持下進行一場盛大的祭祀,但凡屬於蠱苗這一族的人,哪怕隻是尚未滿月的嬰兒,也要徹夜禱告,向神明祈福。

這是蠱苗一族落居於此地盡六百年來,從來不曾改變過的規矩。

然而,類似今晚這種堪比每年一度的盛大祭祀,在近來的兩個月裏,已經舉行了不止十次。

原因便是,這三個月裏,苗寨內外所發生的詭異變化,令他們不得不猜測,這是否是神明的降罪。

第一個月裏,變化並不大。隻是此處的曼珠沙華似乎長勢太好,比之往年更甚。雖說聖山有神靈護佑,曼珠沙華終年不敗,但今年的曼珠沙華卻真真給了人一種它們要活過來的感覺。

緊接著的一個月裏,曼珠沙華似乎不再滿足於聖山以及聖山下麵山穀裏麵的生長範圍,竟漸漸向外滿溢出來。不過一夜的時間,整個苗寨的空地上也長滿了這些血色之花。隨即更是以一日百米的速度,迅速向外生長。親眼目睹了曼珠沙華長勢的苗民,心中無比升起一個不好的預感——莫不是,幾個月不到的時間裏,整個南疆就會被這些彼岸花淹沒?

曼珠沙華雖然是蠱苗眼中的聖花,但不代表可以忽略滿南疆生長著這些曼珠沙華所帶來的後果——這些因聖山而存在是血色之花,並非是普通的曼珠沙華。這些花的花香有著強烈的米幻作用,少量可以產生幻覺,量多可能引人沉睡,甚至有可能一睡不醒。

蠱苗敢於供奉並願意供奉它們,一方麵是因為他們堅信曼珠沙華是聖山神明的標誌,是接引輪回的聖花,同時他們也有足夠的本事免於這些溢出山穀的少量花香的迷惑;另一方麵,這些蘊含著魔力的花朵,是他們蠱苗一族在製蠱的時候必不可少的藥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