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段(1 / 3)

我兒怎講?

【昌】(白)望父王安心靜養,莫提修遺表之事,叫兒子們傷心哪!

【怡】(二黃搖板)

我的兒垂珠淚將我開解,

怎奈是修短有數神力裁。

(白)我的兒休要悲痛,速去你六姨丈府中,請他前來,為父有話對他言講。

【昌】(白)是。

(昌下)

【怡】(白)弘曉我兒,與為父筆墨伺候。

【曉】(白)是。

(曉下)

【怡】(白)本欲輔保兄皇,治國安邦,立萬世基業,到那時江山安泰、重拾舊情。怎奈身染沉屙,天不假年,思想起來,好不痛煞人也!

(反四平調)

{輔聖主經曆數載,

長展經世之才。

可憐我嘔心血身疲力衰,

我身心已病壞,

保我江山基業萬代。

實可歎夫妻情義不在,

何日裏才得再和諧?

但願得了卻了前世的孽債。

縱死在黃泉也好安排。}(1)

(弘曉捧筆墨上,鋪擺紙筆,怡執筆在手)

【怡】(白)本待與兄王盡訴衷懷,怎奈我手顫眼花,隻恐兄皇見表,更添傷情,唉,也罷。

(二黃搖板)

提筆反把心腸改,

上書臣弟頓首拜。

望兄勿要把臣怪,

惟恐兄皇痛傷懷。

(怡修本)

(二黃散板)

表修罷隻覺得筋疲力怠,

養精神等待那伊都立來。

(弘昌引伊都立上)

【伊】(二黃搖板)

阿哥過府將我請,

怕是怡王病勢沉。

【昌】(白)來此已是府門,請姨丈下馬。

【伊】(二黃搖板)

阿哥向前把路引,

又隻見怡親王昏睡沉沉。

【昌、伊】(白)父王(王爺)醒來。

【怡】(二黃搖板)

適才朦朧將睡穩,

抬頭隻見老爹尊。

他道我與兄王此生緣盡,

再休戀功名事盡拋紅塵。

恍惚間隻聽得人聲陣陣,

【昌】(白)父王,六姨丈來了。

【伊】(白)千歲。

【怡】(二黃散板)

原來是伊都立已然來臨。

【伊】(白)千歲近來病體如何?

【怡】(白)益發沉重,隻在這旦夕之間矣。

【伊】(白)唉——

(二黃搖板)

聽他言來好傷心,

痛傷肝腸珠淚淋。

憶昔當年曾伏虎。

如今憔悴瘦伶仃。

我這裏隻把好言進,

且把寬言慰病人。

(白)啊,千歲。千歲正當盛年,偶抱小恙,料無大礙,還當安心靜養才是啊。

【怡】(白)學庭不必勸我。本府請你前來,還有一事相托。

【伊】(白)不知千歲有何差遣?

【怡】(白)我身染重病,恐不久於人世,隻恐聖上掛念我賤軀,有傷龍體。請學庭進宮向萬歲奏稟,隻說我病體已見起色,請萬歲切勿掛懷。

【伊】(白)這——

【怡】(白)學庭啊!

(二黃原板)

學庭休懼畏逡巡,

我有言來聽分明。

從來命數由天定,

誰人能改半毫分?

我今一死不要緊,

隻恐萬歲徒傷神。

望兄全我君臣義,

勸慰聖上莫念臣。

【伊】(白)千歲啊!

(二黃搖板)

千歲為國心血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