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旨意氣得我站立不穩,
叫內侍速與爺改換衣襟。
【妃】(西皮搖板)
見王爺隻氣得渾身戰栗,
隻怕他此一去觸怒聖君。
(白)王爺近日身體不爽,就此告病不去了吧?
【誠】(白)嗬嗬,賢妻啊,方才勸本藩即刻前往致祭的是你,怎麼此刻又勸我告病不去呢?來,看衣更換!
(誠王下)
【妃】(白)唉。
(西皮搖板)
王爺進內去更衣,
倒叫老身心內急。
他與那怡親王素來相抵,
此一番去致祭,
隻怕他書生意氣,
那時節聖上見怒悔不及。
(白)唉,這便如何是好,王爺莫去,莫去了吧。
(誠王換蟒上)
【誠】(西皮搖板)
內侍順轎怡邸往,
【妃】(白)王爺且慢。
(王妃為誠整衣襟,露出紅褶子)
【妃】(白)啊,王爺,既去舉哀,當著喪服才是啊!
【誠】(白)虧得王妃詩書傳家,遍查經史,可有為兄的給為弟的穿孝的道理麼?!外廂順轎!
(西皮搖板)
去祭奠那一字並肩王,
看你長袖善舞,寵貫朝綱,
是何下場?!
(白)走啊!
(誠下)
【妃】(白)王忠轉來。
【忠】(白)王妃。
【妃】(白)快取孝服前來。
(丫鬟下,丫鬟捧孝服上,遞與王忠)
【妃】(白)好生服侍你家王爺,千萬莫生事故。快去吧。
【忠】(白)是。
(王忠下)
【妃】(白)王爺,千歲,唉!
(西皮搖板)
見王爺負氣怡邸往,
怕的是一家人難保久長。
(白)唉。
(王妃領丫鬟下)
(第十場)
(白無常、小範鬼上)
【白】(二黃搖板)
判爺台前交了差,
【範】(二黃搖板)
折返王府看熱鬧來。
(白)師傅,到啦!
【白】(白)倒是來過一回的啊,道兒熟了啊?!
【範】(白)那是,不是看熱鬧來的麼,找錯了門兒,稀稀罕兒就錯過去了不是。
【白】(白)看啊,說上班兒從來就沒一次找對了地方兒的,上回我稍微晚了一步,就差點兒勾錯了魂兒。這好啊,一說看熱鬧,這定位這準啊!
【範】(白)好家夥,這鋪天蓋地的白幡白帳,“周公再世”,“大禹再生”,“德昭千古,功高萬代”,好麼,這些官兒可真敢寫啊,把王爺比大禹,也不怕皇帝老兒忌諱。
(小範扯旗幡)
【白】(白)這你就不懂了不是,這就叫“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那雍正天子最寵信怡王,底下怎麼誇那王子,他也不覺得僭越,你看這不還有比後稷的呢麼。
【範】(白)誒,還真是的啊。(扯旗幡)聽說他們倆的關係非比尋常,可不是一般君臣那麼簡單,是(咬白耳朵)
【白】(白)你這是聽誰說的。
【範】(白)這您就不知道了不是,真事兒。誒?您看這出來進去的披麻戴孝的,我記得那怡王不才四十多歲麼,您看那老頭兒胡子都白了,難道是幹兒子?
【白】(白)淨瞎說,必是那皇帝讓百官給怡王帶孝,像那些平時想巴結巴結不上的,可不就趁著這個當口兒表現麼。
【範】(白)那可是真夠惡心的。
【白】(白)還不是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麼。莫說死的是個王子。若是宮中死了哪個年輕貴人,皇帝若要他們穿孝,那也是巴結不過來呢。唉,帶你來,可不是讓你看他們笑話兒來了,看著也學著點兒,你當這地上地下混個差事,那麼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