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3)

1、一個故事(一)

1、一個故事(一) ...

簡鬆仿佛是一下子在荊北寧生命中冒出來的。荊北寧甚至記不清,一個星期前是怎麼在超市跟這人的推車相撞,然後三言兩語之間,就莫名其妙迷上了他的聲音,後來再打聽簡鬆的職業,更是打心眼裏喜歡——簡鬆是研究曆史的,而荊北寧小時候,可是對曆史入迷的很,奈何被社會現狀所趨,才跑去學的經濟。

所幸他現在也有一份比較好的工作,對得起當年放棄學文的決定,而現在遇到了簡鬆,恰恰好可以填補這個遺憾。

這一個星期來,荊北寧總是一下班就驅車往簡鬆這兒跑,吃了飯,兩人隔著鬆木茶幾,麵對麵泡上一壺茶,在嫋嫋的茶煙中,聽簡鬆講述一些不為人知的野史故事。

今天這個故事,從簡鬆沙啞的嗓音裏緩緩敘述出,不知為什麼,卻帶了些滄桑的意味。

北宋,政和六年,汴梁城高樓林立,雕梁畫棟之間是琳琅滿目的商鋪。然而一派繁華卻有凋零之勢,隻因京師連日大旱,顆粒不收。

當朝皇帝趙佶信奉道教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於是命心腹道士林靈素,於上清寶錄宮中作法乞雨。

上清寶錄宮穹頂處雕刻著騰龍祥雲,一筆一畫極盡精細,抬頭看去,滿眼皆是雄州物烈,俊采星馳。連帶著端坐在這下方的一群道士,也變得氣度恢弘。

宮殿外圍,擺了一圈圈的紅木椅,皇親貴族們按次序坐著,背後是手執華蓋的侍從們。

趙桓身為大皇子,坐在皇帝下首第一位,身後站著的,是高言信和狄霜。趙桓今年正是十六歲,與狄霜同年,回首當年在他戴樓門外撿回這孩子的那天,儼然已經過去了八載。而高言信則是看著趙桓長大的貼身侍衛,由早年逝世的趙桓生母王皇後親賜,已經是三十多的年紀了。

狄霜借著誦咒聲的掩蓋,小聲地對高言信問道:“師傅,你說他們這樣,真能求下雨來?”高言信自狄霜被趙桓撿回來起,便一直教他功夫,是以如今狄霜稱他一聲師傅,也是應該。

高言信沒搭理狄霜,狄霜也不在意,自顧自繼續問道:“師傅,聽說昨晚林靈素又留宿聖乾殿啦!”

高言信還是不理他。

狄霜繼續道:“師傅師傅,昨兒王爺帶回來那隻大燒雞你吃了沒?可香了啊!”

“師傅,你看童太師的胡子,又在抖了,嘿嘿!”

“師傅,你說蔡相年紀這麼大了,怎的還這般好看?”

“哎呦,師傅,快看,王黼剛剛給崔貴妃遞了個眼神兒!”

“皇上又給王黼遞了個眼神兒……”

高言信皺著眉頭,常年冰冷的臉色有將要被怒火融化的趨勢。他敢肯定,如果不是在這樣的場合,他必定要拿鞭子把狄霜狠狠抽一頓!

倆人身前一直端坐著的趙桓卻在這時回頭了,從狄霜的眼裏看去,趙桓的側麵有一種男兒特有的溫潤,不似女子的嬌柔,不似自己的妖豔,是一種清俊若竹美。

“霜兒。”趙桓淡淡喊道。

狄霜笑嘻嘻地彎□,“王爺有何吩咐?”

“閉嘴。”趙桓溫柔地說。

狄霜:“……”

狄霜閉嘴了,抬頭和眾人一起,安靜而期待地看著殿內群道士作法。

林靈素坐在道士群最中間的蒲團上,一身白衣道袍,手肘擱著拂塵,自有一番仙風道骨的氣質。然而他姿容豔麗,粉麵朱唇,卻又憑添一份俗世氣息。

狄霜看看天色,午時已過,這法,做了已經有三個時辰了。

作為禁軍副統領,他辰時一早便起來當值,在宮裏轉悠半天,到了作法時間,又與高言信一道隨侍王爺左右,是滴米未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