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集團就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開始了鬥爭,朱元璋似乎也很有興趣,他準備看一場好戲。

這場戲的主角是李善長和劉基,但僅有主角是不夠的,下麵我們要介紹配角和龍套出場,這些人人多勢眾,是這場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以找茬為職業的官員。

他們的名字叫言官。下麵我們將介紹一下這些人。

言官到底是什麼官呢,顧名思義,就是說話的官,到了明朝後期,也有人把這些人稱為罵官,實際上,他們是明朝監察製度的產物。

朱元璋建國之初,仿照元朝製度,建立了禦史台,到了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將其改名為都察院,都察院的長官是左右都禦史,這個官名大家在電視上經常可以聽到,而都察院的主要骨幹是都察禦史,這些都察禦史共有十三道,以當時的十三個省區分,共有110人,這些人權力極大,他們什麼都管,由於平時並沒有什麼具體的事務要處理,就整天到處轉悠,不是去兵部查吃空額,就是到刑部查冤假錯案,辦事的官員看到他們就怕。

有人可能會問,這些人權力如此之大,要是他們也徇私枉法怎麼辦呢,說到這裏,我們就要大大的佩服一下朱元璋了,他想了一些很絕的方法來規範禦史的行為,首先挑選禦史的時候,專門找那些書呆子道學先生,認死理的去幹這行,因為這工作得罪人,撈不到錢,而道學先生是最合適的人選。其次,他用了以小製大的方法,這些禦史都是七品官,可以說是芝麻官,賦予他們監管長官的權利,就使得他們不敢過於張狂。有個官名叫八府巡按(周星馳電影裏出現過),大家咋一聽,八府的巡案,官一定很大,其實這也是個芝麻官,往往是朝廷臨時委派監察禦史擔任的,就相當於以前所謂的特派員,官極小,權極大。但就是這樣,朱元璋還是不放心,於是他又建了一套班子,來監督都察院。這就是六科給事中。

對應中央六部,朱元璋設立了六科,各科設都給事中一人,官位正七品,左右給事中官位從七品。這些人的權力大到駭人聽聞的地步。

他們如果認為以皇帝名義發出的敕令有不妥之處,居然可以將敕令退回!而皇帝交派各衙門口辦理的事件,由他們每五天檢查督辦一次,倘若有拖延不辦,或是動作遲緩者,他們就要向皇帝打小報告,各部完成任務,還要乖乖的去六科銷賬,此外官員年終考核,這些給事中進行審核。

這些人的行為特點可以概括為:你要打我,我就罵你。這不是一句玩笑話,他們從不動粗,全部功夫都在嘴和奏章上,你要是得罪了他,那就慘了,這些人罵人的功夫極高,都是飽讀詩書之輩,罵人也有典籍來曆,出自某典某條。如果你書讀得少,還以為他在誇你呢。可能回家查了書,看到某個典故方才恍然大悟,連祖宗十八代也給人罵了。這種罵人不帶髒字的功夫,實在厲害。這種獨門絕技代代相傳,到東林黨達到了高峰,那可真是口水橫飛,引經據典,用意惡毒卻又言辭優美。套用葛優的一句話:“人家罵你都聽不懂!”

朱元璋搞來這群人後,他自己也很快就吃到了苦頭。

有一件事可以說明言官們的可怕,洪武年間,禦史周觀政巡視南京奉天門,這裏說明一下,周觀政是巡城禦史,屬於最低層的監察禦史。在他巡查時,遇見一群太監正領著一夥女樂往奉天門內走去。根據大明的內宮製度,女樂是不準入內的。周觀政當即上前製止,領頭的太監理都不理他,說了一句:“我有聖旨在身!”(注意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