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難得皇上還記得她麼個人,這奴婢名喚錢小米,品性純良溫順,自明月公主出生便一直在旁侍候,明月公主如今身子大好她也有一份功勞。這不哀家就看中她對明月公主照顧妥當,幹脆也命她一並遷來慈靈宮,說起來她這奴婢和哀家、皇上及明月公主都也有些緣分。”太後見他還記得這些,覺得自己想辦的事情又順利了些,滿臉盡是快意。
自知道了錢小米的穿越身份,對於小明月為何病弱多年,偏就她來了之後情況大轉的內裏情由,太後自問也猜到了幾分,對錢小米的喜愛便有增無減。如今她有意為錢小米在皇帝兒子身邊謀個妃嬪位置,當然也得探探兒子的口風,見他對錢小米應該也有些好印象,便又多了些把握玉成此事。
糟糕,看樣子後真的是想向皇帝開口了。方才錢小米被皇帝的近距離美色迷得恍了神,此刻聽太後這有所引導的話兒當即又清醒過來,立馬覺得不妥,但皇帝在前又不敢隨便插嘴,隻得木頭人似的立在一旁聽他們討論起她的事來。
“嗯,小米姐我向來盡心盡力又從不邀功,再難尋得她這般好的人了。隻可惜不用多久她就要出宮了,以後再也不會有她對女兒如此真心實意的貼身人了。”小明月對錢小米為她做的各種努力都記在上,之前隻因未免引來各方猜疑才不提及她的半點功勞,如今難得有機會小家夥很想為她說幾句好話,隻是話還未說完便想起錢小米快要離宮的事,頓時情緒低落了不少。
“可不是,難得她們主仆感情深厚如斯,日後小米若是離開了明月公主定會傷心難過,哀家想到也覺得可惜。”太後不失時機“惋惜”道。
“但這也沒有辦法,年滿二十五周歲便需發還宮外,這是老祖宗定下的規矩,無可更改。”風清熾並不知道太後此番用意,不以為然道
一百十八 不能更改的規矩
宮廷宮女年滿二十五周歲就宮發還民間,不?繼續留在宮中,這是大亞建立之初就定下來的規矩不能更改,亦是和其它朝代宮女一入宮廷便得終生服務,至死不得離宮的慣例極為不同的一點。
之所以對宮人會有如此相對比較仁慈的規定,據說因為當時的開國太祖在還未成就一番霸業之前,於危難之時曾得一名前朝宮女相助,因為避過人生中最大一劫。太祖感其恩惠,後來得成大業後特地命人此宮女想予以報答,然而那深受深宮之苦的宮女卻推辭各種金銀財物賞賜,隻是痛陳身為宮女自小與家人骨肉分離坐等紅顏消逝的苦況,並為後來的同伴向太祖提出了宮女在宮中服役應有期限的請求。太祖亦為她的大義所折服許了所求,並特別明令此規後世不可擅改,防止後來者仍舊行那不仁之事,避免無數被選進宮裏來的女子從此在寂寞孤苦中消磨一生。
為了昭示天家愛民如子體惜百姓的形象,後來的幾任皇帝對這個規矩也執行得相當嚴謹,直到如今也沒有出現過逾期仍留宮女不放的做法,不至令進宮女子父母絕了永難相見的念頭。故而風清熾聽得太後這會兒暗示想留下錢小米,繼續留在明月公主身邊的意思,也隻得直言事實不欲開此先例。
“宮女為了伺候天家自小進宮與家人分離,本來就有損仁德,若是到期再不離宮與家人團聚,隻怕於情於理都有虧當初太祖一番好意。此例一開讓天下人得知,恐就難免諸多揣測,生出那種種不利朝廷聲望的言論。”
當年太祖訂立允準宮女離宮的規一方麵是為了報答那位相助宮女的恩情,另一方麵此舉也有助於緩解百姓間畏懼宮廷征集宮女的怨憤,被稱為當年太祖造福於民的仁政之一。若是此番開了留下宮女不放離宮的先例,便會令百姓再不敢將女兒送進宮裏服侍,正是得不償失之舉。風清熾既然擔了一國之君的位置,當然得處處從大局出發。
糟糕,再這樣說下去她可就沒退路了。錢小米聽得太後和皇帝間地對話越說越是往她擔心的方向靠攏,腦袋缺氧的程度更加厲害,擔心下一刻就會從太後口中跳出“哀家有法子”這幾個字,緊張得一陣頭暈目眩。
錢小米就在小明月身後,她的細微反應太後俱看在眼裏,想了想覺得還是不能操之過急,這便馬上就此打住沒再往下分說。
“這點哀家當然明白,既是太祖定下的仁政又豈能隨意打破,方才也隻是說說罷了,並不是想讓皇上為難。隻不過是小米這丫頭地確很得人喜歡,又和明月公主主仆情深,哀家方有此一提,皇上無需介懷。如此良辰美景,我們還是別談這些傷感之事,且先用膳。明月公主最近跟夫子研習,學了不少詩書琴藝,正是少有所成,待會用膳後便讓皇上考考功課。”
看情況今晚要直接對皇帝兒子提出所請,皇帝兒子方麵是不會有什麼問題,倒是錢小米怕是要得心髒病了,還是花點時間慢慢來吧。太後細想下也覺得早上才給錢小米提了個醒,晚上就便想玉成此事是有些急進了,趕緊在皇帝兒子覺察出意味來之前將話題轉移到小明月身上。
“如此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