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家的世代高手,在大限將至之前都會將畢生功力關注於藏經閣於軍機閣的門前,從而形成了一道無形的屏障。
剛剛帶給楊顏楓的那股壓迫感,是由藍家先祖前輩們積攢而成,自然恐怖。
倘若手上沒有文刻烙印而直接進入閣內,便會被屏障認為是入侵者,從而自發地產生排它反映,楊顏楓一開始潛行進入就被默認為是異己物而彈了出去。
藏經閣的外形是塔樓,共計七層,一層的麵積小於一層,而相對的,高層比低層的資料來得更加重要。
頂層所蘊藏的機密是最為重要的。頂層可以謀求到最上層的刀譜,但是楊顏楓倒不急著直接上七樓。
建造大廈要先打地基,而練習刀法也要從基礎學起。
正如藍淩說的,他之前壓根兒沒有練習過正統的刀法,直接上七樓看那些高深的刀譜,隻會拔苗助長,有百害而無一利。
一樓的麵積最大,圓形的牆壁內環著的便是一圈圓形的書架,環形書架從地板直通屋頂,就好像牆壁是由這一排書架構成、而並非鋼筋水泥,被環形書架圍繞在中間的,還有一排排藏書,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格局比起現代的圖書館要氣派很多。
書架上隨手拿起一本就是什麼劍譜刀譜、繁文經書,抑或是什麼大家學說,即便多數看不懂,楊顏楓還是頗感興趣地隨處翻了翻,感歎異界的文化也十分豐富,各類思想學術自成一派,別具一格。
裝成大家風範品鑒一番之後,楊顏楓還滿意地點了點頭,接下來就要幹正事了。
刀的類型分成很多種類,有長刀、短刀、大刀、細刀、太刀、短刀,甚至匕首都計算在內,而這裏的刀譜也很嚴謹地記載了關於每一種的刀譜。
楊顏楓找了一堆關於太刀的刀譜,一籮筐地擺放在楊千雪的麵前,“你最喜歡哪一種?“
楊千雪隨手拿起一本,放下,又拿起一本,翻個幾頁再度放下,一臉茫然的樣子。
楊顏楓歎了口氣,果然讓太刀自己選擇刀譜有些勉強了麼?可是他自己也不懂啊,胡亂選擇一本的話起了反效果怎麼辦?
還好,歐洲人的臉總是十分不錯,楊顏楓很快從這堆太刀刀譜中檢出了一本最適合他這種初學者的刀譜,要問他為什麼知道最合適,因為那本書翻開的第一頁就寫了“太刀基礎”四個大字。
上麵寫的主要是關於太刀的持刀方法,基本的劈砍技巧以及在對戰期間的呼吸方法。
對於楊顏楓來講,第三點是最為重要的,之前與藍淩對戰的過程中,他一輪下來就已經氣喘籲籲,而藍淩則是麵不改色,想必就是與這呼吸方法有關。
書架與書架之間的間隙還算大,楊顏楓索性一邊研究刀譜,一邊練習起來。
或許是悟性不錯,也可能是基礎刀譜上不會記載過多難以理解的東西,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楊顏楓就將上麵的內容吸收得差不多了。
在一樓待了幾天,然後去二樓,接著是三樓和四樓,不一定每一層的刀譜都要看個遍,楊顏楓會挑選一些適合自己的,何謂適合?無非是使得慣的,用得順的。
每個人的刀法都有自己的風格,別人的心得體會是別人總結下來得經驗,吸收其中精華即可,沒必要一味地遵循別人的老路走,那樣隻會成為別人的影子。
學習,練習,加上實戰,才是正確的刀道。
每天學習了新的東西,每次感到自己成長了一些,楊顏楓總會找藍淩陪他練習,而他的成長速度也令藍淩大為驚訝。
一開始,藍淩幾乎可以忽略楊顏楓舞劍,眼睛一睜一閉便閃過了所有攻擊。
然後,藍淩需要移動幾步、調整一下位置,才能閃過攻擊,兩隻眼睛也得全部睜著了。
再然後,楊顏楓的刀法軌跡居然會中途進行變化,藍淩不再向當初那樣可以算無遺策,她開始嚴禁對待。
現在,藍淩終於被逼得拔劍應戰了,但是她一拔劍便判若兩人,往往不出三回合,楊顏楓就會敗下陣來,最長也不會超過十個回合。
再次陷入被吊打的輪回,使得稍稍得意起來得楊顏楓繼續發奮圖強,向著藏書閣的更高層進軍。
刀法,越練到後麵越枯燥,因為在你學習新東西的時候,基本功也不能放下,每天揮刀幾百上千下是家常便飯。
很多人好高騖遠,他們一味地追求更高深莫測的刀法,卻忽略了基本功的重要性,這就導致了之之後的瓶頸越來越多,始終不能有所成就,輕則平庸一生,重則走火入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