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趣聞(1 / 1)

趙鬱。

再一次見到她時,並沒有太多的感覺,隻是覺得還是太瘦小了,貼身的職業裝並沒有讓她從外表上看起來成熟一些,反而比周圍唧唧咋咋的大學生更像一個實習生。

臉小小的,鼻子小小的,嘴小小的,眼睛倒還是挺大的,滴溜溜的不住的向著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看起來這些年的工作經曆並沒有將她好奇的性格改變太多,好像她還是停留在了學生時代,而自己已經老了,想到這裏趙鬱忍不住輕笑了一下。

“啊,對不起,我不是在笑你,隻是突然想到些有趣的事情罷了”看到對麵女孩轉過頭來的眼神中帶著問詢,趙鬱輕聲解釋道。“對了,咖啡涼了吧,你要再續杯或者再來一杯別的麼?”

“不了,這杯就好了,休息時間要過去了,我要回去上班了”

中午休息時間很短,女孩的話一直也很少,除了進來時候禮貌的說了幾句不鹹不淡的問候,這句是她說過最長的話,不過聲音還是和以前一樣,慢吞吞的,綿綿的,帶著很有禮貌的疏離感。

“好的,需要我送你麼?”

見麵的地方在一家為創業者開的咖啡廳,距離雙方上班的地方距離都差不多,處於中間地帶,不近不遠。

“隻是,應該送送吧,應該吧”趙鬱心裏想道。

“不用了,並不算遠,我走走就回去了”沒有太多的解釋。“再見”

“再見”沒有留聯係方式。

生活要是能有點兒波瀾就好了,每天無所事事,隻是坐在那裏,人真的會成為一塊木頭的。

趙瑜每天都在和同事如是抱怨,他有點兒反感現在這種千篇一律的生活,也恐懼這種能看的到未來的人生,但是卻兢兢業業的工作。

每天上班,下班,遛狗,打遊戲,節假日有時出去大學同學所在的城市旅遊,可能一個平凡的普通人就是過這樣簡單的生活,滿足於現在所擁有,偶爾會懷念當初不切實際的夢想。

在父母眼中,他是從一個懂事、聽話的孩子成長為一個懂事、聽話的大人,生活平平淡淡,唯一的波動就是偶爾看到趙瑜車的副駕坐著一位女生,每次都要解釋是順路,或者是公出同路已經讓趙瑜有些頭疼,但是看到父母期盼的眼神,也不忍多說什麼,久而久之,父母也知道了實情,不再問副駕的事情,開始旁敲側擊催促他結婚,甚至開始找熟悉的人安排相親。

在朋友眼中,他是一個開朗,大方,很懂的傾聽的人,身邊的幾個好友隻要有事情,總會找他傾訴,沒有事情也會找他喝酒聊天,幾個朋友每次吃飯娛樂也都喜歡叫著他,即使他從來沒喝過酒,好多年沒喝了。

這幾年,曾經朝夕相伴的好友,自從畢業那年換了微信之後,好像一個個都消失了,明明有些還有聯係方式,但是卻找不到再聯係的理由。

是因為換了微信麼?還是這就是成長的代價,不管是否懷念,曾經過去的都已經成了回憶。

趙鬱很喜歡一個導演,他也時常會想,會不會人生就像鏡頭裏說的那樣,某年某月某日的一個很平常的下午,走在陽光傾斜的操場,嬉笑打鬧的聲音不住的傳來,有人從你身邊走遠,有人輕聲說著再見,有人依舊在嬉笑打鬧,隻是再不會像從前,總覺得還有重來的時候。

生活用平淡打磨平激情帶來的棱角,曾經相信的愛情也慢慢淡忘,好像自己真的老了,不再排斥父母的安排,渴望夜晚加班後共吃夜宵的陪伴。

正是因為這樣,選擇聽從長輩的安排下相親的吧,選擇從另外一方麵認真生活。

隻是他沒有想到,第一次相親就碰見了她,當真是很巧。

她來這個城市了?

她的到來,讓平淡,枯燥的生活泛起了漣漪,仿佛曾經那種無憂無慮,快樂的生活像陽光一樣向著自己單調黑白的生活傾灑了一角,很小的一角,無關乎愛情。

最近一次見她已經是是五年前了。

畢業那年她舍友的那件學士服,就是自己趁著畢業提前將學士服全部低價租來,再高價租出去的其中之一,當時她還幫著舍友大罵自己是奸商,要和自己斷絕關係,再也不見,本來隻是一句玩笑話,結果沒想到畢業之後就真的好幾年再也沒見過了。

印象中那個眼睛大大的,出奇的瘦的女孩,現在還是那麼瘦小,隻是感覺再沒有那麼熟悉了。

那次的相親,那麼久沒見,再見時,她的眼中沒有驚訝,也沒有激動,很淡然,好像也很疏遠。

詹瀾,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