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這事兒來?可是聽誰說什麼了?”
文怡道:“二弟妹方才跟六姐姐在後頭更衣的屋子裏起了口角,不知是打哪兒聽來這件事,便跟六姐姐說,大伯母拿韓公子的前程做籌碼,要韓家答應婚事呢!六姐姐聽了好生傷心!”
蔣氏大吃一驚,猛地站起身來:“什麼?!她怎麼敢說這樣的話?!”當時就急了:“這可不得了,慧兒一定要怪我的……五丫頭這殺千刀的!我何曾虧待過她?她居然敢這般編排我?!”
文怡注意到她用的是“編排”這個字,忙問:“這麼說,二弟妹的話不是真的了?”
蔣氏有些猶豫,跺了跺腳:“罷了罷了,我雖有些私心,卻也不是不知輕重的,實話與你們說就是!”
原來蔣氏當日與韓家太太相談甚歡,韓太太因先前不知道兒子將房子租給了顧家的緣故,稍稍抱怨了兩句,蔣氏是個有心人,便順著她的口風聊起了兒女經,從韓太太那裏打聽到韓天霜家道中落,父母都期盼他能一舉考中進士,出人頭地,重振家業,但韓天霜卻認為家人放著家業不好好打理,一味指望自己考學做官,是不切實際的,他已經有了舉人功名,就算做了進士也不打算背井離鄉去做官,更覺得官場上糟心事太多,遠不如在家讀書自在。僵持了一年後,他與父母都做了讓步,他去考進士,但考中之後,父母便不逼他做官。然而接著韓家雙親又急起了他的婚姻子嗣來,說他既然落榜了,那就先娶個妻子生個兒子吧,還給他找好了對象。沒想到韓天霜對父母所提的姑娘沒一個看得上。韓老爺氣得不許他回家,還聲稱要中斷銀錢上的支持,但韓老太爺在世時就將所有康城房產轉到嫡孫名下了,因此韓天霜並不缺銀子,韓太太見狀隻得親自來勸兒子,隻要願意娶親,隨他看中哪家女兒都不成問題。
蔣氏當時也就是隨口提起自己也正為女兒的婚事操心,早年因與小姑子鬧了矛盾,兼且小叔子夫妻又眼紅小姑子夫家顯赫,一心想要結親,結果害得女兒本來說好的親事都丟了,更因此損傷閨譽,至今還嫁不出去,可憐她女兒都快要心如止水了!若是能為女兒找個好人家,隻要女婿人品好,哪怕是門第兒差些又有什麼要緊呢?顧家好歹也是官宦世家,提攜一下女婿也不算什麼。
蔣氏說這話確實有暗示的意思,但從頭到尾都沒有把話說明白,韓太太能不能聽懂,就是她自己的事了。若是韓家人聽懂了,願意應下這門親事,那文慧嫁過去後,蔣氏自會有所回報。她最近跟蔣舅老爺恢複了通信,即便丈夫顧大老爺不願伸手,還有即將高升的蔣舅老爺可以依靠,倒也不擔心會引來韓家人不滿。
但文嫻是從哪裏聽說這件事的,蔣氏就一無所知了。
倒是盧老夫人有所猜測:“韓太太既然來見兒子,自然要跟韓公子見麵的,她若有心結這門親,也要找人打聽六丫頭的事。先前行哥兒不是為寧哥兒引介了韓公子麼?那五丫頭於情於理都應該拜會韓太太,會不會是那時候打聽到的?”
蔣氏一合掌:“一定就是這樣了!唉,早知如此,我就不說那話了,沒想到事情沒成,反而害了慧兒……”抬袖便要拭眼淚。
文怡正色道:“大伯母先別忙著哭,這事兒未必就糟糕到這個地步,隻是我們若處理不當,也有可能壞了自家名聲。這裏不是京城,多的是性情清高正直的讀書人,韓公子本身也是不看重功名利祿的,倘若事情隻有我們幾家人知曉,那不過就是茶餘飯後的一句閑話,若是傳了出去,韓公子如何見人?六姐姐如何見人?”她有一句話沒說,那就是柳東行如何見人?在她看來,這件事比較嚴重,因為跟顧韓兩家人的關係,事情又是從柳家人嘴裏傳出來的,柳東行和她等於是被夾在中間了,稍有不慎,就要成為師長們眼中的墮落之徒!
蔣氏有些慌了:“那……那我們該怎麼辦?”
“先找韓公子把話說清楚!”文怡斬釘截鐵地道,“韓公子是明理之人,我們跟他說清楚了,隻要他不誤會,一切好說。我會請相公勸說寧弟,不讓弟妹在外頭胡言亂語,若是弟妹不肯聽從,就請能說動她的人來!”文嫻以為如今顧家沒人能治住她了嗎?可笑,隻要她還要這個娘家,就別以為她能隨心所欲!
文怡起身叫人,打算問問韓天霜可曾離開了。象這樣單身前來的年輕男客,很有可能還留著與主人喝醉聊天,正好可以請他借一步說話。
結果去打聽消息的丫頭卻帶回了讓人意外的消息:韓天霜確實沒走,但他也不在外頭席上,他被人請到兩個園子之間的甬道一角去了,請他去的人正是文慧。
第四百一十五章 綠蘿小院
文怡聞言大驚,連忙起身往外走,蔣氏也臉色刷白緊緊跟了上去,盧老夫人沒動,隻是皺了皺眉頭,便揚聲道:“不必著急!她去找人,未必就是壞事,你們且聽聽六丫頭說的是什麼話,再罵她不遲。”
文怡與蔣氏聽了,方才稍稍鎮定了些,回身應了是,但過後並沒減緩腳下的速度。
瓊林玉樹的兩處園子是呈南北方向對稱分布的,中間連通的甬道不過數十尺長,看起來象是個扁扁的倒扇形的小院子,院中並不是呆板地鋪著青磚,相反,卻種了好些花木,有海棠,有翠竹,給人以積年感的牆頭上布滿了綠色藤蘿,星星點點地開著小小的花骨朵,散發出淡淡的香氣。翠竹叢下還有石凳石桌,桌麵刻有棋盤,兩尺開外有一盞式樣古樸的石燈籠,與石桌石椅遙遙相對的另一個角落裏,有一個十尺見方的小水池,也許因為早春天氣尚寒冷的緣故,池中隻有淺淺的水,隱約能看見水中大大小小的鵝卵石,但不見半點魚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