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段(1 / 3)

安心等消息,他到了京城後會幫我們母女說話的。他打算在京裏給女兒女婿完婚,而羅侄女婿又曾在康城書院上過學,就當是他從中牽的線好了,蔣家也就有了插手的理由。從那時候開始,我就天天盼著他從京城來信,好不容易終於等到了!老爺說了,這門親事極好的,隻是他在京城不方便,叫我便宜行事,但不要太過張揚,年內就發嫁吧,還叫我別忘了帶慧兒回家,給老太太多磕幾個頭,請老太太饒恕慧兒從前的荒唐之處。”

文怡聽明白了:“難道羅大哥到了康城後,立時派人告訴大伯母是因為……”

蔣氏點了點頭,眼圈紅了:“從前我總嫌棄這個兄弟,可如今我已經知道了,血濃於水,不論我在顧家如何,總是離不得娘家人的。從前我風光時,兄弟沒得過我的好處,如今我有難,他卻二話不說就幫了我大忙。慧兒若能順順利利嫁得良人,我一輩子都感他大恩!”

文怡心中暗歎,文慧道:“娘別哭了,從前我也有許多不對之處。萬萬想不到小舅舅與瑤姐姐都是這般厚道良善之人,雖是隔了一層,卻比親骨肉還強。咱們日後記著他們的好,多多與他們親近就是。”

“你說得是。”蔣氏拭去眼角的淚水,含笑抬頭,“說來我還要謝過九侄女兒呢,若不是你提醒,我還象從前那般糊塗,遠著娘家兄弟,斷不會主動寫信示好,又怎能得此厚報?都是你的功勞。”

文怡笑笑:“我不過就是隨口一說罷了,多虧蔣家人厚道,不然六姐姐也沒這個福氣。蔣家舅老爺果真是君子。”

盧老夫人也點點頭:“蔣舅爺既然幫了大忙,老大媳婦就該記住了,往後蔣家或是瑤丫頭夫妻遇到難處,你能幫的就多幫一把。力所能及之處,就該互相扶持,方是親戚相處之道。”

蔣氏連忙起身應了:“侄兒媳婦謹遵嬸娘教誨。”

顧大老爺既然點了頭,文慧與韓家的親事就有了希望,哪怕還有十來天功夫於老夫人就要回來了,蔣氏心裏也不怎麼害怕。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於老夫人是祖母,自然要往後靠了。她便跟盧老夫人商議,什麼時候跟韓家提親比較妥當。

文怡見狀便給文慧使了個眼色,起身對祖母與蔣氏道:“祖母與大伯母有正事要商量,我就不打攪了,不如請姐姐陪我回房說說話?有日子沒見了,不知姐姐近來過得如何?”蔣氏怔了怔,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盧老夫人便道:“你們去吧,一會兒康兒寫完了功課,你們替我瞧瞧去。”

文怡文慧答應著,告退出房,還隱隱聽得蔣氏對盧老夫人道:“侄兒媳婦的意思,是請個人先去韓家透點兒意思,若是韓家主動上門提親,咱們家臉上也好看些。嬸娘覺得四弟妹如何?我記得她娘家嫂子跟韓家好象是老親……”

文怡回到自己住的廂房,丫頭們已經把床鋪收拾好了,房間打掃幹淨了,冬葵又送了熱茶水上來。文怡親自提壺給文慧倒了杯茶,又打量著她的神色,笑道:“姐姐瞧著鎮定得很,想必對這門親事是胸有成竹了?妹妹也替姐姐高興。”

文慧淡淡地道:“成不成的,我不知道。老爺願意放我一條活路,我心裏確實挺高興的,但事情還沒個準呢,誰知道會怎樣呢?”

文怡有些詫異:“怎麼?我聽大伯母的口風,韓家並沒有反對的意思,如今大伯父也點了頭,姐姐為何還要這樣說呢?”

文慧抿了抿嘴:“我又不是韓天霜肚子裏的蛔蟲,怎知道他會不會答應這門親事呢?他那個人素來遵從君子之道,即便是心裏不喜歡,也不會對我惡言相向的。興許他隻是嘴上不說,心裏卻不情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