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段(2 / 3)

這時候沒想到德妃和宜妃都來給她們的兒子來請旨賜婚,這金鑾殿的椅子我怎麼覺的這麼冰涼,她們也是在為自己的兒子謀後路麼?

看到德妃這麼為老四費心,她哪裏知道,在老四的心裏終究是生母沒有養母親,雖然佟佳隕了,當時怕德妃孤寂,就又叫老四回到她宮裏,可老四到了年齡,就搬到了宮外分的府裏,

那個時候,老十三的額娘隕了後了就叫人把老十三送去德妃那邊去了,也好跟老十四有個伴,隻是沒想到老四倒是跟老十三親近,經常來宮裏看他。宜妃是個沒城府的人,她娘家祖先是大清的開國功臣,家世的顯赫讓她有優越感,自從有了老五和老九以後,她高興的樂得在延禧宮養尊處優,她和老九從來都沒求過我,那天卻來請旨也是為了董鄂家的格格,以宜妃的家世地位根本不用董鄂七十家來做支持老九的後盾。

在金鑾殿上,索額圖還是為太子請旨,隻要是太子胤仍要的,從小到大無論什麼我都會給他,隻是這次我萬不能違背了皇祖母的懿旨,老四也迫不及待的請旨跟我要董鄂家的格格,老九發自內心的著急,恨不的非董鄂家的格格不娶。

老九打小就跟他額娘一樣心高氣傲,老九從小到大都沒求過我任何事,

我便答應了老九,把董鄂七十家的格格指給了老九,以老九的那性子脾氣,就是沒有太子,他也是當不了皇帝的。等下月初忙完了老八的婚事,老九搬出宮後,在選個吉利的日子叫他娶了董鄂家的格格。

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們的後路隻能憑著母妃的身家和自己的聲望去掙了。可所有人都不知道朕忌諱什麼,朕怕什麼,朕要的是什麼!

倒是朕的女人,朕的皇後赫舍裏大去後,朕似乎沒在哪個女人身上動過情,那拉氏惠兒,朕的惠妃,德妃,宜妃,良妃,等等,朕卻都一個個的虧欠了她們!

惠妃是個剛強果毅的女子,我想她生的大阿哥,雖是皇長子,卻也抵不過赫舍裏皇後生的皇太子,後來的太子兩立兩廢,朕在挑選儲君的時候,她是怨恨朕的罷!

德妃他生的兩個好兒子,一個在朕病重時,送朕歸西的老四,心狠手辣,韜光養晦,另一個卻在邊關替朕替大清楚征戰殺敵,朕中意的是老十四,朕本打算等他建功立業,然後封他為太子,可惜朕沒等到,直到朕歸西時,也未見老十四回京,朕多麼想在臨走前,宣告天下,朕的老十四繼承大統,可惜!

宜妃生的老九,自始至終朕都沒有重用過老九,他是個桀驁不馴,放浪不羈的一個孩子,自小好打抱不平,宜妃也不爭不搶,老九卻也甘做個閑散的公子哥,朕不知朕若走了,誰來護佑他們,誰來護佑這一群皇子,嬪妃們,老四的心思朕至死那一刻才明白,他才是最狠的那一個

良妃,朕虧欠了她一生,她的眉眼像極了赫舍裏,她不過是浣衣局一個地位低下的婢女,可朕要了她,還有了老八,老八自打出生朕便叫人抱到了惠妃房裏撫養,一個莫須有的罪名,讓良妃便一住長春宮就是十八年,老八大婚前,惠妃遊說朕,撤了她禁足,還進封了良妃,朕知道這不是她想要的,直到廢太子,良妃壽辰,老八攪進來,朕逼死了良妃,她用朕多年前賞賜給她的那個蘭花玉簪直直的戳進了雙眸,刀入腹,便去了,她恨極了朕罷,朕一生都沒正眼看過她一眼,她屋子裏的那一盆盆蘭花開的正沁人心脾,朕臨幸她那一夜,她說,君子如蘭,她想要給朕誕個龍子,後來,便是老八,確實是個君子如蘭的令朕驕傲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