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死了,他就不會在咬文嚼字說禩兒的嫡親額娘衛詠晴是個卑賤的下人,我之前便早早的告訴了我宮裏人,轉給禩兒聽,惠妃才是他額娘,惠妃是養他的嫡親額娘,良妃衛氏詠晴,就讓我像一股風似的吹散了罷,忘了我,他日後才不至在眾兄弟和朝臣麵前自卑,我是禩兒一生的汙點,讓他忘了吧,這輩子有母子的血緣的緣分,便已然夠了。
下輩子,我要做個平凡的婦人,找個平凡的人相依為伴,生一個像禩兒這般的孩子,我定會親自撫養他長大成人,下輩子我要子孫繞膝在我身邊,一生快快樂樂的,然後了無遺憾的死去。
德妃
我原是滿洲鑲藍旗包衣烏雅氏,護軍參領威武的女兒,祖父曾是禦膳房的總管,像我這樣出身微寒的女子,在大清朝是被看做低賤的,我不甘我的身份,我不甘心我的地位,雖然我出身身份低微的包衣之後,雖然我進宮不是已秀女的身份進宮,但是憑著美麗的外表我還是進宮做了一個禦膳房的一個端茶倒水的卑微的宮女,我發誓我定要得到那個龍椅寶座上那個皇帝的寵愛,我還要為他生兒育女.
康熙十六年的時候,我等到了這個機會,康熙皇帝臨幸了我,二十多天後,我沒有來葵水,太醫便給我瞧,太醫道:喜脈無疑.
第二天,太監宣旨:封烏雅氏萱德,深得朕心,特晉為,嬪,封德嬪,賜宮女四名,太監四名,賜永和宮居所”
太監又奸笑道“烏雅氏還不快領旨意謝恩”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我跪在青石板上叩謝到。
我掏出了一張一百兩的銀票,微笑道“公公,這大老遠的你跑來傳旨,也沒什麼可報答你的,這個請公公你喝茶了。那個以後還有勞煩公公的地方,還請公公不要嫌棄才好。”
隻聽這個太監不冷不熱的哼了一下“好說,德嬪娘娘趕緊收拾東西搬到永和宮吧,奴才告退。”
看著這個叫福泉的太監的遠去的背影,在看看這高大的宮牆,看著這個一眼望不到頭的紫禁城,有多女人在這裏葬送了青春,又有多少靈魂在世香消玉殞,又有多少孤獨寂寞的人最終爭權奪利,隻為那個後座,亦或是為了保護自己那羽翼未豐的孩子。
我想這後宮的路,對於我來說,才剛剛開始,我沒有的,我就要去爭,去掙,為了別人口中的“低賤的家族''我也要去爭,讓這個旗級的家族因為我烏雅氏,變的高貴。
康熙十十七年,我為大清皇帝康熙誕下了龍子,排行第四,剛出生那天,我看的出來康熙很高興,畢竟現在他的子嗣還很少,康熙宣召天下,特賜名,皇四子為胤禛,░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我高興,我烏雅氏一族有希望了,我明知道我的身份低微,按照大清的祖宗家法這個小阿哥是不能留在我身邊撫養的,但是當康熙賜名後第五天,就下旨叫嬤嬤把四子胤禛抱到當時還是皇貴妃的佟佳氏名下撫養,佟貴妃是皇上的表妹,她的娘家是當時大清國人稱“佟半朝"的佟氏家族。
明知道這結果,可是心裏還是不甘心,不過我禛兒在她名下撫養,比起我這沒有後台的親額娘來,我也算是稍寬心,我既然給不了我禛兒童年母愛,那我定要給禛兒謀個未來,太子今年也不過是個懵懂小兒,就這麼張揚跋扈,被皇上這麼寵溺,長大後太子能不能當太子還不一定,在說長的大長不大這誰也不知道,因為後宮的女人這麼多,前赴後繼的進宮的,將來還不知道多少阿哥出生,隻是肚子不爭氣的生格格的,怕是想爭也沒有資本了。就是不為自己想,為了自己的兒子能當太子,這些女人哪個不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