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國王在這次大洪災中所表現出的惶恐和昏庸,讓許多人心寒。歲月真是一把無情的刻刀,改變了多少人的模樣,磨平了多少人的棱角。想當年的龍慶王是多麼的意氣風發!在他的威壓下,軍部與監察廳哪敢張狂!
龍慶王,老了!這是朝臣們悲哀的地方,他們難以想象老國王去世之後誰還能震的住軍部與監察廳!國將不國矣!
而代行王政十年的太子龍艾卻讓人眼前一亮,災難傳來的第二天,他就做出反應,派了當年極力反對建造南部大堤的中侍郎孫英前去救災與調查。並且責令戶部即刻組織物資,尤其是糧食和藥材。同時,他放下成見,主動與軍部和監察廳合作,要求軍部護送戶部物資,監察廳隨時保持情報共享。這一點得到了所有人的讚揚,大是大非麵前不為各人私利所控製,是成大事的必備因素。
平南王龍傲的反應不可謂不強烈,他不僅調集了中央軍一鎮兵馬護送物資,而且從軍糧中提出了20萬擔,用以支持救災。他不得不這麼做,不是因為他有多麼體恤民間疾苦,而是他是二十年前就是他和龍慶王拍板了這個項目!
監察廳最近很鬱悶!
剛和兵部的接觸有了點眉目,就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洪災。再笨的也知道這個時候不能再有動作,否則就真的成為眾矢之的了!祖衡的情報陸續傳來,情況比想象的還要糟,因為缺乏糧食和藥材,大批的人正在死亡。而人群的恐慌也在蔓延著,受災較輕的幾個郡竭盡所能的提供糧食,但是在近六百萬的災民麵前,隻能是杯水車薪。在人心惶惶的時候,人類的劣根性暴露無遺。祖衡的情報表明,每天至少有七百人死於亂鬥,而南方的武林中人也有少部分開始做起了雞鳴狗盜,殺人越貨的勾當,他們的危害超過普通人百倍。
盡管朝廷的第一批物資已經在運往災區的路上,但是幾天的時間也足可以情況更加惡化!
工部中侍郎孫英是災區的朝廷代表,他每天忙的連飯都吃不上一口,身體迅速瘦弱。他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幾百萬的災民分布在上方郡,平原郡和河間郡。他們拖家帶口,嗷嗷待哺。朝廷的物資已經在運來的路上,自己到處安慰鼓勵災民,向他們保證隻要物資到達,一定第一時間發放給他們。但是,看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看著身邊的親人一個個痛苦的死去,他們的心也逐漸麻木了,眼神也變的冷漠而仇恨!原本樸實的農民,現在可以為了一口幹淨的水源而大打出手,不死不休。而且,他們以村落,宗族,地域抱團,共同守護著僅有的水源和糧食。
今日就發生了因為水源的衝突,兩個村子的殺的眼都紅了,血流成河,當自己和維護治安的上方郡憲兵趕到的時候,已經造成了近300人的死亡和700多人受傷。憲兵們驅趕了毆鬥的人群,孫英讓人救治傷員,那被砍了手的年輕人大聲喊:“不要你們假惺惺!不要你們假惺惺!要不是你們建造大堤,我們也不會家破人亡!我們也不至於為了一口井而死這麼多人!”
全場默然。
兩幫人都這麼看著孫英和憲兵,如果眼神能殺人的話,他們早就死了上萬次。孫英一陣慚愧,雖然自己當年極力反對建造南部大堤,但是對於十幾年沒有出事也放鬆了神經,如果自己能時刻關注著大堤情況,那麼也許就不會發生這種慘劇!
他嘶啞著聲音說道:“是朝廷對不起你們,我代表朝廷給你們道歉!但是,這種事情誰也不希望發生,在這種時刻,我們更該團結,隻有相互扶持,我們才能度過難關,我,拜托大家了!”
沒有人支持,也沒有人反對,孫英看到兩幫人都默默無語,收拾著同伴的屍體,他們麻木的臉上找不到一絲表情!這是怎樣的一群人啊!這些勤勞而淳樸的莊稼人為何要承受這樣的痛苦!長生天,難道連你也拋棄你的子民了嗎!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孫英歎了口氣,對著自己身邊年輕的憲兵隊長說道:“總算讓他們結束了恩怨!”
那憲兵隊長沒有回答,真的結束了嗎?想起他們那如火般仇恨的眼神,恐怕這才是開始吧!但是,誰又在乎?
二妞姓楊,今年16歲,原本在她這年紀的女孩都已為人母,怎奈家中貧窮,父母又年老體弱,身體一直不好。自己的兩個哥哥,楊大狗和楊二狗又四六不著調,整天遊手好閑,惹是生非,嚇跑了好多原本打算向她家說媒的媒婆,她就這麼耽誤到了十六歲。但她從不抱怨,她生的乖巧,雖然不是國色天香,但自有獨特韻味。她知道兩個哥哥本性不壞,隻是性格火爆,受不了別人的閑言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