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宛水“隻你信我如今日,自會知己常知。”不話空語,隻化行動。
龐統環抱他“束竹;我亦然。”絕不讓你再飲苦酒。
★ ★ ★ ★
一日後。
有信至。
信中一語:自別,不見!
落款畫有一隻飄零而去的風箏。
醋——別名:苦酒,出自《傷寒論》
天下依舊笑春風
十五年後,龐統在群臣嘩然中交回攝政大權。
趙璟大婚後親政。
初期一切未有大動;龐恭孫升定遠將軍後遠離京畿,駐守邊關;中州王攜家眷歸隱江南,不問朝政。包拯升為龍圖閣學士、樞密副使。陸王也以王叔之尊入廟堂輔政。
二年後陸王病故。
朝堂變革始起,風雨再起。
龐氏黨羽盡削,軍權旁落;一時間大宋重新尚文抑武,大批曾立下汗馬的武將都被替換……
西夏、遼國借機合軍大舉攻占宋邊境;在被傷透了心而無人肯出戰後小將龐恭孫銀槍立馬,這位蒙父親蔭庇的少將率新一代72飛雲騎攻克敵5千前鋒,重現飛星將軍神勇、一戰成名!此戰勝後重啟‘邶望’諢號,以此激勵大宋軍民齊心合力抗擊外敵!
但至此,大宋邊境經年戰爭連綿開始。
幾年間大宋邊境戰火連天,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
也在此時,逍遙於江南的中州王與大宋第一才子失去蹤跡。
也有傳言中州王與那位才子北上在最危急時助龐恭孫立戰遼夏聯軍;中州王再次披掛出戰,飛星將軍父子並肩沙場,同抗敵軍;新舊二代72飛雲騎傾巢而出偷襲遼夏聯部成功;消息傳來大宋軍心大振、氣勢如虹;幾戰下來銳不可擋。
第一才子更是傾盡全智,連環計出;一環一環,環環相扣,令敵人無法預料下步更令敵方將領聞風先怯三分,留唯恐上當的恐懼;後大遼南院大王耶律文才出,二大才子相鬥,才令局麵有所改變;雙方互有攻守勝負。
此後一次大戰中,王爺為救子重傷歸;才子拚全力救之,終無藥石罔效之憂;然天有不測,中州王十日後——薨,先生同榻無疾而終。
各自子嗣遵囑將二人屍身同燃,骨灰一壇。
二子思慮後決定將骨灰揮於高崖邊,遙祝二人攜手共遊天地間。
聞訊前來的南俠終感兄長願望,痛百姓之苦,恨朝廷爭鬥殘酷;自留下相助龐邶望。好兒郎為國為民報效戰場!守定州時,在求援信十份報朝廷,卻遲遲等不到援軍,城內糧草幾乎耗盡之際為保城內一萬百姓而犯難涉險,白玉堂與展昭雙雙戰死沙場。
同月,包拯因辛勞耗損過度在京病逝。
陳子墨、周子言、周子黔等舊飛雲騎皆在此後戰爭中馬革裹屍;有些找回了屍身,有些再也找不回……找回的也都燃灰,灑在了那個高崖邊。
十年後。
班師回朝的新龐將逼宮謀反;不同於父親的半途停手,龐邶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舊部和大軍幫助下直搗黃龍;皇城一夜之間被大軍攻破,一時間大正殿上血流成河;飛雲騎攜二千近衛軍將整個皇城圍的水泄不通。
就在眾人還無法想透這場謀反是如何成功的二天內,飛雲騎突然換首,囚於內殿的宋帝趙璟消失……
三日後,龐邶望在開封皇城大殿上昭告天下宣布登基為帝。改國號為元,定年號隆慶;定都於燕雲十六州之幽州,改城號為北平。
宋終亡。
★ ★ ★ ★
北平城。
正在熱火朝天建一座正四方的新皇宮。
也在這城內一監獄中。
“吃飯了,吃飯了。”獄卒們將粗糙的饅頭和無味的菜湯從欄杆空隙處粗暴的倒入。
獄中之人充耳不聞,雙手後負站在高強前,看著氣窗那方小小的天空。
“切。”獄卒最看不慣就是這個犯人,永遠的處變不驚;不管榮辱都是毫無表情“叫你吃飯聽見沒有!”厲聲嗬責。
“兄弟,別氣,別氣。”另位獄卒寬慰“他一直都是如此。”
“什麼樣子,就是看不慣。”生氣的獄卒輕蔑;用鐵勺敲打著欄杆“唉,搞清楚,不管你過去是如何高官如今也不過是階下囚。”
獄卒在咒罵中離開。
他依然看著那方小小的天空:無憂,你還恨我否?
★ ★ ★ ★
“先生,這裏就是新都?好熱鬧哦。”小書童坐在馬車裏透著窗看著外麵的街市,很是興高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