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段(2 / 3)

但這夢,已該醒了。

而那楊戩,不理玉帝旨意,竟一力擔保,許惜朝去見他最後一麵。之後,便是惜朝與他相見,假作翻臉,終於騙過楊戩,尋到機會放出他的魂魄,投胎轉世。

——他看見,惜朝轉過身、小斧出手割斷他喉嚨的刹那,輕輕閉上了眼睛,眼角有一滴清淚滑下,隨風飛入了他的胸口。

——那是惜朝生命中最初、也是最後的一滴淚。

惜朝臨將魂飛魄散的最後時分,竟還不忘如此冷靜地算計了一回,演了一出翻臉絕情的戲,終於救下了他的魂魄。

惜朝終於還是贏了這老天!逆了這天命!

誅仙台的大門在惜朝身後轟然合上的那一刻,惜朝的身子便忽然變得透明,然後漸漸消散,化為一縷輕煙。

這輕煙飄回碧湖,眾神追去時卻隻得見那碧蓮傲然盛放的一刹那。

那一個刹那,滿天異香紛呈,霞光萬丈,那是碧蓮生命盡頭、最後的怒放,極至絢爛、震天懾地。三界之中,從前沒有過,以後也再也不會有,這樣的盛放。

然後,花瓣緩緩合攏,光芒漸漸黯淡。一分分枯萎、一瓣瓣凋謝。滿湖紅蓮如被狂風摧折,湖中魚兒也驚慌四躍,好似知道大禍臨頭。空中,仿佛有濁氣暗湧。眾神惶恐無措,用盡渾身解數,終是無力回天。玉帝慌忙著人去西天請佛祖,然而來回尚須時日,也隻能眼睜睜看著碧蓮凋謝。

不過數個時辰,碧蓮已徹底枯萎。可忽然從那最後的落瓣殘枝中,冒出一點熒熒微光,倏忽直飛出去。眾神仙急忙追趕,它卻已失了影蹤。

——那是惜朝最後的一點魂魄,要飛入黃泉去尋他。

而這頭,落瓣殘枝,盡數化作飛灰,隨風飄逝。緊接著,碧湖湖水也開始幹涸,百株紅蓮失了精氣,萎靡枯蔫。一日後,佛祖親臨,看到這滿湖殘跡,竟長歎一聲,閉目不語。

足足再過一日,佛祖方睜開雙目,眼中流露大悲憫色,道:“這蓮乃至純之物,受不起半分情愛欲孽。蓮即是心,蓮開即是心動,蓮開最盛之時,便是凋謝之日,元神也將魂飛魄散。隻是,若非它祭血化魔,我還能拾得一點根莖,重植於我座前蓮池中,令它再開出新花來。但即便重生,也隻是無識之物,從前的元神再也恢複不得。——而如今蓮身已全被上古魔神之力焚毀,莖葉皆灰飛煙滅,徹底絕於世間,便是我,也無回天之力。”

第三日末,碧湖全然枯幹,湖中紅蓮與魚蝦,皆脫水而死。

自此,天界穢氣洶湧,眾仙傍徨無主,星宿下凡、神將為妖,不複淨土。

人間有史載,東漢末年,天降災異,三年大澇後,忽降三日血雨;其後三年,又有旱、蝗、疫三災並行,人民亡亂,國家傾頹。是為改朝換代之兆。

原來那晴仙子,先他一步下界,卻也念念不肯投胎,而他終日見她淚痕不幹,是因為她在陰陽鏡中明明白白地看到了惜朝怎樣走向死亡。原來那金甲男子,就是碧湖中曾咬過他的金色大魚的精魄,那些同來的魂魄皆是碧湖中已修得元神的蓮與魚,卻因碧湖三日幹涸而死,下界投胎。原來紅衣與紅葉,也是趁著碧蓮煙滅後天界動蕩時,不願做仙,偷偷下凡投胎做人。原來這三百年過奈何橋的魂魄驟增,是因為天界人間都已災禍四起;地府也因此而三百年怨魂作亂,不得安寧。

正如惜朝所言,教這九天浸血、三界喪亂!

而現在,一切,終於結束了。\思\兔\網\

惜朝,已經魂飛魄散,化作三千塵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