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冒雨(1 / 2)

頭戴方巾的麥社長,三綹髭須的徐兄,麵黃肌瘦的獨孤兄,還有一個落雁羞花的蓉姑娘。蓉姑娘從閨女到女詩人,一波三折;她的水墨畫“沒骨花卉”,沒骨也頗有骨氣,栩栩如生,甚至稱得上是劫夢驚魂的神作,特此一具以說。

四人在詩社過著萬古千年不朽的詩意生活,不意也會尋到這動亂紅塵逛逛,我詫異的同時不忘招呼他們到自家歇歇。我領著四人入自家府邸,先是桌飯留廂。老相識了我也不和他們客氣寒暄什麼話,交待一聲之後,我自去找師娘和蘭馨兒倆。巧的是,出門時又見到回來的師娘倆,和三位修真界的老耆名宿。

其中一位古貌古心的老人,是仙家散人孟嚐君孟老先生。別人是聞名不如見麵,他倒是聞名如見麵,和傳說中的言語一樣,他長著粗粗的胡須的臉,無時無刻不在證明他的修真特技是多麼的剛猛無鑄,同時啊,他也是我以前拜見過的詩壇元老中,開創純陽一脈詩派的傳奇人物,身影光輝如同日月,身高世人高山仰止啊。

另一位,師娘口中那“逃脫凡塵舉手招塵”的道長,我不曾見過,倒是聽過。還有一位,師娘身邊那位竹枝風動似的婦人,卻不是我能耳聞目睹過的了。她古稀之年,太德高望重了,不是我等小輩能得見尊容的我自知孤陋寡聞啊。

介紹一番之後,我得知道長是秋夕閣的三修道長;風韻猶存的婦人是不鳥島的不鳥雪雁複性的喔。先時,他們這班老早就隱世不埋名的三五同好,在郊外的落葉湖畔邊談心論道。他們興之所至至此,不料風雨也興之所至,偷偷的襲向他們,並且不識抬舉地把眾人的好心情也吹殘了,至使他們不能乘興而歸。

於是乎啊,其中的兩人冒雨而歸,餘之者三人無路可歸,因為他們的家路途遙遙,和先走的那兩人不一樣,不是一日兩日的事。雨後天晴,清風格外的爽朗,於是踏上長堤吹吹風,想把不愉快的心前一掃而空,不料無意遇上了後輩中的故人就是我師娘啦。

次日,天高雲淡,九人到邊城邊上的圍城,一邊看周遭的湖光山色,一邊吟詩作對喝酒喝茶快活。正是眾人談得入巷之際,一艘兩艘的采菱船在湖中飄飄蕩蕩。時間一久,船娘采完了菱角,閑了無聊,於是起了別的興致,在旁對我們指指點點,似是評頭論足模樣。

我一人依著墨雨欄杆,呆呆的看那些青綠衫袖,想念妻子。新婚燕爾呢她卻不肯跟著我出來散心相對而言,她埋怨我不戀籍於她,留她一個兒在家。

如果在朦朧細雨中,擱著一把青色小紙傘,挽著她的細腰漫步,該有多好?如果在芸芸眾生中,能看著她合起纖纖素手,在佛前祈禱,該有多滋味?如果在夢的故鄉裏,我倆能一起栽花種樹,展紙作畫,該有多詩意?

啊啊,想到恰意處,我迷眼分花,真的看到筱竹在遠處的馬二樓那兒的一間雅閣子裏麵,臨窗獨坐呢。這時心有靈犀一點通,她正向我招手。邂逅中的歡喜勝過一切,我向師娘一說聲,溜開了。

倆人順著山勢向上走,累了也不說話。幾百幾十層的青灰石階,虧是水磨的,曆了這許多年,一凹一凸坎坎坷坷。幸好咱小兩口輕身輕腳,沾沉沾水不多,終於到了人跡稀少的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