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其實想得很簡單:幫人幫到底,做事有始終。既然貝拉這件事他插了手,相關的後續工作隻要能做的都一並都幫忙做了吧!
但救人他其實並不擅長:如果是破層皮、扭個腳、掉塊肉、斷根骨頭之類的外傷,他吹口仙氣什麼的,確實能緩解不少,但嚴重的也需要配合休養。但遇上頭疼腦熱、內寒外虛之類的病況,他能做的就有限了。醫術藥理等其實菩提老祖也曾傳授與他,但他隻是粗通皮毛而已,整個取經途中,遇到那些治病救人、求醫問方的事件,他從來都是借花獻佛:或是取小白龍那“過水撒尿,水中遊魚食了成龍;過山撒尿,山中草頭得味,變作靈芝,仙僮采去長壽”的便溺,或是直接找觀音借來寶珠淨瓶,再不濟等人死了直接去幽冥寶殿討回魂魄……極少自己打悶葫蘆。
到了英倫這些年,悟空也並未多去煩擾仙界佛界之故友,一是頂著個家養小精靈的身份不好看,一是也輕看英倫巫師法力低微、總以為並無自己力不能及之事。似黑白無常、秦廣等都屬偶遇,唯一一次央羅刹女相助也是為取子母河水。如今不知不覺管的事漸漸寬了,竟也偶爾會有恍如當年為取經四方求助之感。
這次為隆巴頓夫婦一事,他便徑自奔了南海普陀山去。
大聖在落伽崖上按了雲頭,也無甚忌諱便往裏走。二十四諸天見了他來,也不詫異,抿嘴一笑,問:“可是要見菩薩?”悟空應了聲“是”,諸天便進門通報,不多時就傳出話來,道是菩薩命他進去。
雖然已是千餘年不曾叨擾,當年的行事習慣卻依然深深刻在記憶之中。悟空一見蓮座,習慣性地便倒身下拜。觀音款款起身搖頭,淡笑道:“這一拜我卻受不得。如今你已位居鬥戰聖佛,吾乃一方菩薩,豈有你向我行叩拜之禮的道理?”
悟空撓頭笑道:“話雖如此,有道是入門有先後,師徒有尊卑,雖然俺老孫如今排了個末次的佛號,算來還是菩薩的弟子。更何況有事相求,故而拜還是該拜!”
觀音笑道:“你這潑猴何時學得如此油嘴滑舌?有何要事,直說便罷。”
悟空便把隆巴頓夫婦一事一一說了,觀音聽罷,點頭道:“阿彌陀佛,難得你有此善念,我自當成全。你既在英倫客居,自可見機行事,廣積善業,以救早日完劫。不過彼方並非吾輩蔭庇之地,你取了這甘露水漿去,隻管救人,卻休提我的名號,徒惹佛門與巫界衝突。可省得?”
悟空再拜道:“弟子明白了。”
觀音卻半晌沒有作聲,悟空等了片刻不見答話,疑惑抬頭看時,卻見觀音正用一種母親看頑劣小兒一樣的眼神無奈地望著他,一時惱怒道:“菩薩這般看我是為何?”☉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罷了,合該你此劫未過。待你了悟時,直接往西天去見佛祖罷。”觀音話止於此,便教惠岸拿了個白瓷瓶,替悟空裝上了遠遠大於瓶子外觀容量的甘露水漿。悟空看著那白瓷瓶笑道:“菩薩這次可要考教我能架海否?”
觀音把眼微微一瞪:“潑猴休再說嘴!你既討水,與你的水拿去便是!”
悟空在心底裏暗暗吐了下舌頭,再次謝過觀音,這才拿著瓷瓶離了普陀山。觀音望著那朵筋鬥雲漸行漸遠,又是高深莫測地一笑,徑自在蓮座上合眼入定了。
悟空既拿了那玉露瓊漿,便直奔倫敦城,東突西找了許久,連魔法部裏都轉了個遍,方才找到了聖芒戈的入口——那裏確實是倫敦城中掩藏得最好的一處魔法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