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第一次土改的時候,是將地主富農的土地全部沒收,然後分給租種的貧下中農。因為租種的土地麵積不同,分配的土地也就有多有少。第二次土改就是動員農民加入自助合作社。進社自願,退社自由。進社後不管土地多少一律歸集體所有。社員們集體勞動,各盡所能,按勞分配!
對於無地或少地的農民來說,自然巴不得加入合作社,這和現在的股份製不同。股份製企業誰股份多誰分紅多,誰股份最多誰是董事長!加入合作社,你原來一分地沒有也好,原來十畝地也好,進了社就完全平等了!大家一起播種收割,男女老少集體勞動,看起來倒也十分熱鬧。
八十年代號召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帶動大家共同致富!五十年代是動員一部分人先加入合作社,然後帶動其他人一起進社。這一招果然厲害!沒有土地的加進來了!三分五分地的加進來了!一畝兩畝的也加進來了!剩下那些擁有十畝八畝的不肯加入。工作組不斷做工作,讓他們發揚團結互助的精神,與大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不加入合作社,一家人累死累活,多收的糧食也吃不完!再說地主富農都被打倒了,你還想成為新的地主嗎?工作組的人鐵嘴銅牙,不到半年,楊家莊的人全部加入了農業合作社。第二年,楊家莊改名為沿江公社十大隊一小隊,總共三十二戶,128人。
有了生產隊,自然要選舉隊長。工作組建議大家推舉條件最差成分最好的,越窮的人越光榮,越窮的人當隊長越好!楊家莊誰最窮呢?大家都有三間草房兩床被子呢!
王大狗!不知誰叫了一聲,大家立即表示讚同。自從搭上陳美如後,王大狗便成了楊家莊的社員。那時沒有戶口簿身份證,在哪裏生活就是哪裏的人!王大狗房無一間地無一壟,天天吃百家飯,老婆也是撿的人家地主的!這樣的人不當隊長,那簡直毫無天理了!楊家莊一百多口人,哪個有他出身紅啊!工作組組長一錘定音:一隊的隊長就是王大狗!
有了隊長,還有副隊長會計記工員保管員。麻雀雖小,五髒六肺齊全!工作組對莊民也不大認識,他們讓王大狗回家考慮,自然也要挑家裏窮的,成分好的!不過象王大狗這樣紅的還真沒有!
那時的王大狗就象現在的美國總統日本首相一樣,要組閣了。可他不是本地人,對社員的情況也不太了解!不過他在誰家吃過飯還是記得的!第二天他提名張仁擔任副隊長,李義任會計,楊山任記工員,馬海濤任保管員!這些人家前幾年都曾做過喜事喪事。王大狗在他們家裏吃過!所以做人不要看不起流浪漢!朱元璋討飯為天子,薑太公釣魚當丞相,這樣的事情也是有的!
隊長提名,社員們怎好反對?再說都是鄉裏鄉親,誰當幹部都是一樣!恨隻恨前幾年家裏沒有做事,否則也可能得到提名,提名也就相當於任命!
話說王大狗吃白食出身,他哪裏知道何時播種何時收割呀!他將權力下放,每天出工幹活由張仁全權負責!他隻要聽說哪戶人家有喜事或喪事依然前去蹭飯!他是隊長,他能光臨不叫蹭飯,叫把光!他的稱呼再也不是王大狗:大人叫他王隊長,小孩子叫他狗爹狗叔。
五人領導班子成立後,王大狗經常召集大家開會。如果不開會,那就不象個隊長了!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何況五個人!經過開會討論,社員幹活釆取記工分的形式,每天最高十分工,最低一分。五位領導人全年滿勤,每天都是十分工。男社員幹重活,一般都是七八分;婦女幹輕活,一天四五分;小孩子假期或星期天參加勞動,也可以記一兩分。年終糧食除了上交國家的公糧之外,剩餘的一律與工分掛鉤。工分多的多分,少的少分。如果有副業收入,跟糧食一樣按工分多少進行分配!這完全體現了社會主義國家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不勞動不得食不得錢,說到哪裏都沒有錯!
說實話,剛加入農業合作社,所有人的積極性都很高!生產隊幹部除了幹活少工分多之外,倒也沒有貪汙腐敗的現象。這年年底,所有社員都分得了與工分相對應的口糧!交公糧時糧站象征性地給了一些錢,每戶人家還分了幾塊甚至十幾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