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1)

我真名叫陳燃。

這名字是外公取的,我大概能想到他取名時寄托的美好寓意,鮮明熱烈的一生吧。然而沒能如他老人家的願,截至目前27年的旅途,沒有一次“燃”的時刻。

用我媽的話說,我是個油鹽不進的萎靡孩子;用閨蜜梁齊的話說,我渾身散發著“喪喪”的氣質。

過分了啊。沒有這麼不堪,我就是一個普通的、不太積極陽光、但還是努力生活著的大齡女青年。

上麵講到我的真名,可想而知還有個假名,是筆名。我常介紹自己是講故事的人,這是一種修辭手法,其實就是網絡寫手,名不見經傳那種。

也沒有全職寫作,畢竟這事容易養不活自己。我有工作,而且也和文字相關。

本人是當地日報社記者。

近幾年整個圈子都在唱衰紙媒,唱著唱著它還真衰了。三年前我新聞專業研究生畢業,沒能趕上紙媒最後的輝煌,要不怎麼兼職寫呢?能賺一點是一點。

上學的時候還是有些新聞理想的,那時候想當調查記者。畢業後如願進入了報社,也是實力與運氣兼具吧,咳。

去年,在一次暗中采訪時被打,傷的不輕,是的,沒想到當記者還有生命危險。

最可氣的是後來稿子被攔下,這事不了了之,還害我被動休息兩個月。如果見諸報端,尚且對得起我的名字,白挨打算什麼?隻能算慫包。

扯遠了,這些就不多說了,吃飯不能砸碗。

總之,從那以後,調查記者也不想當了,老老實實跑學校,一直混到現在。每周去單位一次,開選題會,其他時間做做采訪,寫寫稿子,順便在網絡上兼職碼字。

讀者嘛沒多少,賺的錢堪堪夠我喝一個月咖啡。

這就是本人的大體背景。

為什麼說這些呢?因為今天不寫,想講一講自己的事,“軼”事。

就從那次報道說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