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酒趁年華》1-30 BY:江洋
一葉舟輕,雙槳鴻驚。
水天清、影湛波平。
魚翻藻鑒,鷺點煙汀。
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畫,曲曲如屏。
算當年、虛老嚴陵。
君臣一夢,今古空名。
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
《行香子·過七裏瀨》(宋·蘇軾)
1
煙波浩淼的一片大湖,是四省通衢之地,臨湖的大路邊上,垂柳依依,掩映著一座二層小樓,迎門掛著一塊古色古香的牌匾,上書三個大字“行香閣”,這便是當地最近人氣很旺的一座茶點樓。
它與一般店鋪不同,沒有臨著繁華大街,卻位於湖堤旁邊一個寬敞的大花園裏,隻一座小樓店麵臨著大路。這裏原是一個張姓大官家的行轅,後來張家沒落了,便賣了給人,卻開了一家非常與眾不同的茶點樓。
那是很大的一個花園,分為東西兩個園子。
東側的以一座二層小樓為主,樓下一麵迎著大路,另三麵都是半開敞式的回廊間,圈成了一個端端正正的“回”字形。回字小園的中間約有五丈見方的開敞地,其內修竹篁篁,枯石成景,西邊幾棵玉麵海棠,斜斜從石間探出頭來,恰好似“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麵”,另一角上,兩株形狀古雅的梅樹默默無語,疏影橫斜。
這個小園構思精巧,坐在小樓上或四周的回廊間裏,都可以賞竹觀石,詠梅讚花,而四麵所見到的景觀又各自不同。清風徐來,竹影婆娑,暗香浮動,一派幽雅。
而回廊之外,則是花木扶疏的大花園,有流觴曲水,亭台假山,無論來客坐在那個地方,都可以欣賞到或內或外的園景,興之所至,還可以攜茶帶酒,到大園內去遊樂宴飲。
這裏經營的食色也與眾不同,隻賣各類茶點,沒有大菜,卻因為做得精致美味,品種繁多,造型別致,配上精潔的成套細瓷餐具,獨有一番吸引人處。
而行香閣的夥計,則又是令人眼前一亮,都是眉清目秀的十幾歲的少年,手腳麻俐,嘴巴乖巧,對於客人的任何要求,訓練有素的夥計們都會含笑答應,迅速辦妥,使客人感覺輕鬆自在,如沐春風,真正是賓至如歸的享受。
美景、美食、美器、美人,無怪乎這裏的生意越來越火,日日賓客盈門,收益頗豐。
這東園連著大路,外麵來的客人都在這裏品茶吃點心,算是主店麵,客人男女老少都有。
西園則以一座假山與數座亭閣為主,園內亦有曲水荷池,原是張家女眷們生活的地方。這裏還有一個奇特之處,那就是,園子四周遍植高樹,另成格局,與外界幾乎完全隔絕,不論是在大路上、湖中,還是東側的小樓上,都無法看到園內的景致,憑空為它增添了一抹神秘。
這便是行香閣的另一半——眾香園,這裏是專門接待女賓的,男賓一律卻步,連園內的管事、仆傭乃至廚子等等,都由女子擔任,由內而外,沒有一個男子,連客人們帶來的車夫小廝雜役等人也都要在園外的茶舍休息,不得入內。並且園中除了各種精致的茶點,還兼賣各種高檔的胭脂香粉,珠寶首飾,精美衣物等等,廣集各地精品,常領一時之先。
試問天下那個女人不愛美?那個女人能擋得住這種琳琅滿目的珠寶華服的誘惑?正因如此,眾香園這兩年成了城中高官富室的夫人、小姐們品茶、聚會、遊玩的首選場所,連附近幾大州府的名家貴婦也紛紛慕名而來,有的甚至在本城小住下來,玩夠了、買夠了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