攢四百貫錢。如果出了相府,就不能賺到著穩穩當當的四百貫錢了。
“你去問問相爺就知道了。”這個仆人聽見馮恪問這個問題,就對他說。
他們還在說著話,這時候顧惜朝被王九帶著進了蔡京的府裏。
原來,在顧惜朝用了飯之後,覺得來來回回有些麻煩,就對王九說道:“王掌櫃,我就和你一起去。”
於是,顧惜朝就讓城緋幫著自己看著孩子,和王九一起來到了蔡京的丞相府。
顧惜朝和王九不從正門進,而是從後門進到蔡京的丞相府裏。顧惜朝知道,在這個世上很多知道自己身份底細的人,都是怨恨嫉妒。在事成之日,方可光明正大的從正門進。
為了傅晚晴,顧惜朝一切都在所不惜。
到了相府裏,王九就找到了蔡京。
“蔡相,在下顧惜朝前來求見。”說話畢,就對蔡京施禮。
“顧公子來了,快請坐。”說著,就讓顧惜朝坐下。
顧惜朝見蔡京請自己坐,也就坐下了。
就在這時,從屋外走進了一個人,對蔡京說道:“相爺,你要的裁縫師傅,小的為你找來了,要不要見見他?”
“讓他進來吧。”得盡快的把道袍做好,下回朝會,可是要穿的。
“馮恪,你就進來吧。”這個人,侍立在蔡京的身旁,就對外麵的馮恪說道。
話音剛畢,站在屋外等候的馮恪就依言進來,站在蔡京的身邊。
“相爺,你要小的做什麼?”馮恪對蔡京施禮之後就說道。
“今天叫你來,是讓你為老夫做件合身的道袍。等到下回上朝的時候要用。”蔡京聽見他問,就答道。現在估計有很多的做官的都在做道袍當作朝服了吧。為了能從官家的那裏得到錢,拿件道袍當朝服,沒有什麼大不了。何況,官家是教主道君皇帝,穿道袍上朝,並不怎樣,又不是儒生。遇到這些事,不必哭哭啼啼。
“相爺,怎麼?現在朝廷改了規矩了嗎?”馮恪有些想不通,為什麼朝廷裏會讓每個人穿道袍去上朝。於是,就問蔡京。
“今日,在朝會上,滿朝文武皆都認定官家乃是教主道君皇帝,是來中原大地匡扶正教的。為了能讓正教恢複,所以就穿道袍。”蔡京向馮恪說出了原委。
“原來如此。蔡丞相,就讓小的為你量身吧。”聽蔡京說了原委,馮恪就拿出布條,為蔡京量起身來。片刻,丈量好了,才下去。
就在下去的時候,門外來了一個人,在那裏躲躲藏藏的。
“外麵的人是誰?”蔡京見了就問道。
“稟告相爺,那是你從前好友的家眷。聽他說是他家的老爺從北邊送來了一封信,指名道姓地要讓他拿來交給你。”原本站在屋子門外廊柱下的仆從,聽見蔡京大聲地問,就進來答道。
“你去把信拿來給我看看。”蔡京聽那個仆從的話,知道北邊的那人不在關鍵時刻,是不會冒死給自己送信的。這回,必定是發生了什麼的大事,才讓北邊的那個人這麼的驚慌失措,匆匆忙忙地送信到南朝來。
“小哥,相爺要我拿了你手中的那封信給他看。你現在就把信交給我了,我幫你送到相爺的麵前。”這個仆從聽了蔡京的話,就對送信來的這個人說了。希望他能答應。
“好的。”現在已經在裏蔡京的府上,也不怕了,就把懷裏揣著的這封信,這封原封未動的信,交給了這位仆人,讓他帶進去給蔡京看視。
這位仆人到了屋子裏,就把信交給了蔡京。
蔡京拆開信,拿出了一張信紙,展開來,就見到上麵寫著『元常:近來可好。鼎才今有急事告知,萬望元常兄能及早防備。今年遼國大旱,歲貢之銀錢不足以度年,耶律洪基定下南下打草穀之計,日在重陽。朱脩謹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