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他,說道:“你快些把這份東西交到禮部的侍郎那裏,讓他快些帶人來處理事情。”
“好的。”這個主動請纓的人就跑遠了。
而旁邊的人,對這個判官的做法有些不解,這件事,是府官的事,怎麼能和禮部侍郎扯上關係。而胤禛看到周圍的人的神色,但笑不語。
送信的人很快就跑到了禮部大堂,對堂裏的人說:“請問侍郎大人在嗎?有人叫小的鬆一封信給他。”
聽見有人送信,一個郎中就過來了看了信,又看了下麵的印章。隻見印章是當今皇上最寵愛的雍親王爺的,於是,也就看重起來。便對送信的這個人謙恭地說:“您稍等。”
就在這個郎中去稟報典製司侍郎的時候,對旁邊的人使了一個眼色。於是,周圍的人就殷勤地伺候起了送信來的這個人。他們的舉動,讓送信來的這個人很好奇,不知道到底這位判官是何許人等。
在衙裏,典製司的判官看了信,就對旁邊的人說:“快和本官走,去燈市口。”
到了外麵,匆匆地上了二人小轎,往燈市口而去。
到了燈市口,這位侍郎就見到胤禛,便欲拜,可是卻又看見了胤禛對自己使的眼色,就還站著。說道:“是誰叫我來?”
“是在下。”胤禛上前就對這個侍郎說道。
“你說說有何事?”這個侍郎就對胤禛說來。
“侍郎大人,來看看這輛車是否越製了。”胤禛拉著這個侍郎來到了撞車的車前,指著車就對他說道。
“讓本官丈量一下。”這個侍郎拿出了牛皮尺子,就對車子丈量起來。周圍的人都看著這個侍郎,這時,才知道了這個判官的用意。
片刻之後,這個侍郎就對胤禛說道:“是誰家的車?”
胤禛就指指在一旁那個瘦小的人,說道:“是他家的車。”
“這次,是這輛車越製了。”這個侍郎就肯定地說。
“真的嗎?”周圍的人說道。
“他家坐著的人,不是鐵帽子親王卻用了鐵帽子親王的禮數,不是越製是什麼?”這個侍郎就對眾人說。
“原來如此。”周圍的人頓時解了疑惑。
等這個侍郎說完話,胤禛就對侍郎說:“這位侍郎,越製的事請等一等。”
聽了胤禛的話,這個侍郎就點了點頭。
“今天這事,請各位做個見證。兩方都有責任,健壯的這家的責任在於不把車的情況弄清楚,就給他家的小主人坐。而瘦小的,則是越製。這輛車,是花了七十兩銀子做的。健壯的那家應該出三十兩,而瘦小的那家應該出四十兩,因為健壯的那家的責任比瘦小的那家的責任要大。而健壯的那家的小主子的醫錢、藥錢和膳食錢,全由健壯的那家出,瘦小的直到健壯的那家的小主人傷好之前,每個月要去至少三回。”現在,胤禛就將事情斷了。
“這位兄台,真是英明。”一直在旁邊聽胤禎決斷的裁縫聽見了胤禛的話,就豎起大拇指讚歎道。
旁邊的人也都誇讚胤禛的英明,而那一健壯和那一瘦小的人,則在心裏暗恨起了胤禛。
“等著過不久,一定叫我家大的那位主子把你家的弄死。”健壯的那個人就在心裏想到。
“你家的那位主子死定了。”瘦小的那個人也在心裏想到。
既然已經判完,禮部的這個侍郎見到了,就去監察禦史那裏叫人賴把這個瘦小的人提走審問。周圍一眾的人就都散開,街道重新恢複了通暢。
“四哥,等等。”就在胤禛準備上轎的時候,突然聽見有人再身後叫住自己。胤禛便轉身去看,原來是自己同父同母的兄弟胤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