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隻巨獸用爪子抓破的!”小雪說。
我有些不信,世上哪有這麼大的獸爪?既使有也不可能輕易戳破厚厚的鋼板,這條船建造之時就是按照戰艦標準來生產,又是輕型航母級別的巨艦,外殼的鋼板連槍炮都很難洞穿,怎麼可能用爪子像戳硬紙皮一樣抓破?
小雪道:“我原本是獸類,所以對獸類的氣味、爪牙痕跡很敏感,我敢肯定這是獸類留下的。你別不信,如果是一條巨大的龍呢?
龍?我著實愣了一下,每一個中國人對龍都很熟悉,但卻沒有人親眼見過真龍。我相信龍是神物,靈體的龍是肯定有的,至於實體的……
“看來你受教育的毒害不淺哪!”小雪一副語重心長的樣子,“不要以為沒有見過的東西就不存在,不要因為自己無法理解就否定,科技那麼發達了,同門有你的五行遁術好用嗎?千萬年來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隻要是華夏之人畫出來的龍都基本一樣,你能說這是憑空想像出來的麼?能說是幾種動物拚湊成的麼?實際上我就見過龍,龍爪、龍鱗、龍牙之類不止一次見過!”
我相當慚愧,但更好奇:“你在哪裏看到的,真的跟畫上麵的一樣?”
“具體是哪一年我也忘了,大約是在明朝末年吧,錢塘江海邊海嘯過後有一條龍擱淺了,趴在沙攤上走不了,當地百姓給它搭了涼棚,挑了水往它身上澆,過了兩天下暴雨才消失,這是我親眼所見。龍在海邊擱淺的事很常見,遠的不說,五六十年前還出現過兩次,一次是在黑龍江,當天夜裏下一場大雨就走了,我趕到時隻看到沙攤上一個深溝和爪印;還有一次是在營口,擱淺後也是百姓給它搭涼棚澆水,過了幾天下暴雨才走,卻不知為什麼十幾天後又出現,與巨獸搏鬥,落在沙地上走不了。這一次沒人發現給它澆水,它自己挖坑積水,結果沒有下雨還是死了,後來骸骨還被人運走展覽……”
我忍不住問:“龍既然是神物,能興雲布雨,怎麼會落地就走不了,還要人給它澆水?”
小雪笑道:“同樣是人,有的能修煉成仙,飛天遁地;有的貴為帝王,君臨天下;有的貧賤為乞丐,缺衣少食;有的瘋癲癡傻,生活不能自理,這是為什麼?”
我明白了,龍就好比是人,也有智愚之別,貴賤之分,不能一概而論。
小雪道:“龍也分三六九等,真正的神龍能飛躍九天,興雲布雨,變化萬端,法力無邊;差一些的真龍也能威霸湖海,為水族之王,能推波助浪掀起濤天巨浪;至於一些混血雜交的凡龍,外形已經與真龍有些差別,或沒有角,或沒有鱗甲,或身體變型。這樣的凡龍能力也弱,在水裏還能抖一抖威風,上了岸離了水就像條大魚,所以需要人救,要等到下暴雨才能離開。”
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那麼阿波丸是被一條實力強悍的真龍襲擊沉沒?那這條龍得有多大?
小雪道:“會擱淺被人看到的,都是凡龍,也有二十來米長,至於真龍我也沒有見過,大小無法估量。從這個爪印來看,如果是龍留下的,這條龍至少有四五十米長,你看的那些檔案裏麵不是說,阿波丸是被硬生生折斷的麼?隻有一條巨大的龍才有可能把它纏住折斷,並且在兩三分鍾內扯進海底。而且傳說中的水晶宮遍地是金銀珠寶,隻怕東海龍王他老人家是很喜歡金銀珠寶的,這條船上裝了那麼多寶物,嘿嘿,說不定就是東海龍王拿去了!”
小雪的推測相當大膽,卻也合情合理,如果不幸這是真的,那麼所有財寶和玉符已經落進了巨龍的爪裏,說不定還真是龍王級別的大家夥。我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氣,如果這是真的,隻怕我永遠拿不到這塊玉符了。
小雪也無語了,在大海裏沒有誰能與龍鬥,上八洞神仙在道教和民間威名赫赫,八仙過海的故事無人不知,八位神仙聯手才能與龍王鬥呢,我們憑什麼龍口拔牙?
“它既然能懂得奪寶,肯定有較高靈智,也許我們可以跟它商量一下,說不定它並不在乎那塊玉符……”小雪顯然沒有信心,毫無底氣地說。
“可是我們不知道它在哪裏啊!”
“肯定是在最深的海底,越大的水中生物越喜歡躲在深水中。就我看見過的那條凡龍,鱗甲上麵有許多海苔、海藻、小螺,腥味遠飄數裏,很明顯是從深水中來的。”
說到最深的海底,我立即想到了馬裏亞納海溝,那是地球上最深的地方,平均深度達到八千米,最深處超過一萬米,把珠穆朗瑪峰塞進去都看不到頂。而且馬裏亞納海溝在這裏往東偏南的地方,距離並不遠,假如巨龍躲在那裏的話,誰有辦法潛下去並找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