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段(1 / 3)

~~~~~~~~~~~~~~~~~~~~~~~

齊氏祖陵中的傾陵是前朝皇後蘇若楓正式陵寢,她的屍身被從幽州城運回來之後本就應該葬在大民楊氏的皇家陵寢信陵之中。傾陵是後來修的,專門為了蘇若楓而修建的一座陵墓,大大小小的設計,皆是皇後徐菁芳親自勞心,費時七年方才完全修成。可是傾陵之中的蘇若楓的墓穴裏是空的,隻是一座衣冠塚,葬著蘇若楓生時穿過的鳳冠霞披。

據傳說傾陵移棺當日,原本晴朗的天空霎時間陰風頓起,天地無光,將一幹兵丁工匠嚇得麵無人色,惶然跪倒。蘇若楓為後不過兩年,可是兩年裏廣施仁德,關心民生,而且才華橫溢,確實是令許多黎民百姓所尊敬,有“賢後”之名。人皆道其死得淒慘,又有無知之徒見天地異象,紛紛謠傳皇後娘娘顯靈,大臣麼也惶惶不安競向皇帝上書要求不要將蘇若楓遷陵。

齊公賢無奈,此事隻得作罷,於是乎蘇若楓似乎仍舊葬在信陵之中。而外人不知,看守楊氏祖陵的官員蔡赭卻是心知肚明,那日開陵之後,雖然風雲變色導致移棺沒有順利進行,可是皇後徐菁芳卻是暗中派人將蘇若楓的棺木移走了,換上了另一具屍體。蔡赭被威脅道不許多說,所以他也就真的沒有多說,而是不久後辭官歸隱了。而他同樣守住的秘密很多,比如說,在這以前,信陵曾經被盜過兩次……

所以說,蘇若楓有五座墳墓,一座是在傾陵,衣冠塚,一座是在信陵,李代桃僵,另外三座,則是在人們所不知道的地方。

楊四和楊尚文慢慢在野草遍地的燕山林中行走,馬匹已經被拴在了林子入口。兩人憑著記憶前行,向那原先存在的寂空庵行去。十七年前,兩人曾經在那裏的廢墟處立了一座墳墓,一座無人知曉的簡單墳墓。蘇若楓生前便常說自己死後不求陵寢豪華,隻願荒墳一座,立在深山之中,與天地同在;不喜多番拜謁,不願車水馬龍,隻希望在蕭瑟風中,篤守一方淨土。

於是就有了這樣一座墳,歲月的洗禮使它慢慢失去了往日的顏色,風雨的侵蝕已經使它的碑文漸漸的不再清晰了,銷蝕了的石頭碎落在一旁,堆成了心碎一般的模樣。楊四默默躬下`身去,一語不發的從隨身帶來的籃子之中慢慢擺上祭品,燃上一炷香,望著碑文怔愣。

許久,他幽幽說道:“我這輩子最大的福氣就是遇上了你,犯過的最大的錯誤也是遇上了你,欠下的最大的債也是遇上了你,蘇若楓,紅顏禍水啊!傷心廿載思如狂,奈和伊人泉下亡。乘風歸去化塵土,不留情愛徒留傷。哈哈哈哈哈!”一陣大笑之後他猛然屈膝跪下,頭伏在地上,痛哭起來,淚水和在泥土之中,化作了一顆柔弱的心。“如若早知卿心苦,定然甩袖無勉強。爭與天地借日月,寧死千回換爾陽。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可是,錯不應該,不應該加在孩子身上,不應該由孩子來承擔。”楊四哭得越發得厲害,絲毫沒有了往昔的尊嚴與氣概。沒有人知曉他心中的悔意,除了後悔與愧疚,他實在是沒法讓自己的心中存下別的東西,這麼多年一直如此。口裏說著禍水,而他知道,真正惹出禍事的,終究是他自己。他本可以不愛,他本來可以斷情絕愛,可是,他忍不住,是天性嗎?是天生的多情,這一點,完完全全的毀掉了他,使他的淩厲全部化作了對愛的占有與追求。

楊尚文背過身去,仰望天空,故意不向身後看去,而即便是不看,他也知道身後的昔日君王此時此刻的痛哭流涕會是怎樣的令人傷感。他隻是看著天空,輕輕的笑著,想到了蘇軾的江城子,心中不由得動蕩不安起來。他任由自己的腳步離開了那寂寞的墳墓,到了一處誰都看不到的地方——包括離他並不是很遠的楊四都看不到他。他也是跪下了身子,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鼻梁處的酸楚再度告訴了他他此時此刻的悲涼以及縈繞在他心頭二十年來的痛楚:“暮去朝來歲月稠,長生苦,羨蜉蝣。夜夜輾轉,思情作水流。原來一心為虛妄,奈若何,君知否? 滄海桑田幾度秋,情無盡,愛無求。天上人間,無緣共攜手。十八年來風霜過,秋月媚,春風舊。”他用著顫唞的聲音念著另一首江城子,手中的熏香繚繞著的煙氣慢慢侵入了自己的眼睛,淚水終於毫無羈絆的湧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