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勣此時也走了過來,見狀笑道:“孟兄弟,你有所不知,獨孤謀原是獨孤家族的紈絝子弟,秉性雖善不過終日喝酒打架生事,長安城內一直也是有名。但在其父獨孤彥雲殉國後,卻轉變心性,摒棄惡習,十五歲立誌從軍,一身武藝殺敵報國,已是兩年有餘。他可是向來高傲,軍中除了李靖大將軍和我,旁人皆不放在眼裏。今日被孟兄弟折服,願跪地拜師,實在是難得。”
獨孤謀道:“師父,弟子誠心拜師,懇請師父收納,從此弟子便視師父為父為兄,永不叛離。”
孟逸昶看著他,麵有難色道:“你我年齡也就相差兩歲而已,這聲師父怎敢當!如果是為學藝,兄弟相稱即可,我也會將所學盡量傳授於你。”
獨孤謀不以為然,說道:“學無前後,達者為師。弟子是誠心被師父才能品德所折服,誠心拜師,求師父勿要拒絕。”孟逸昶欲先扶他起身,可對方卻堅決不起。
他又道:“你既已身在行伍,誌在沙場報國,而我卻是閑雲野鶴一名,無所羈絆逍遙自在,這又如何能做你師父呢?”
李勣趁機道,“孟兄弟,其實大將軍和我心中都期望,便是你能留在軍中,為我大唐效力。以兄弟你的雄才韜略,他日建功立業自然是不在話下。”
孟逸昶道:“功業之說,我倒不是很在意。”
李勣繼續說道:“兄弟此言差矣!當今陛下聖明,天子氣吞山河,十數年來南征北討,蕩平敵寇,收服四裔,國勢之盛自古未有。我等正有建功立業在大好時機, 大丈夫處世,應當建立功業。建立不世功勳,是每個熱血男兒生平之夙願。何況,金戈鐵馬,縱橫天下,是何等快事!三尺長劍,醉臥沙場,是何等豪情!”
孟逸昶的確被他說的心動,也開始暢想這種快意生活。不過他此時心中,泛起了另外一個念頭:武媚此時應當進宮,她接下來幾十年的路都會荊棘坎坷,若我能手握兵權,日後對她也是一大助力!
於是,他便道:“英國公所言極是,倒是我過於安逸於個人情操,輕視了國家大事。你說的對,男兒本色,當為國效力!”李勣見他聽進去,大喜,又道:“孟兄弟能聽愚兄所言,為兄甚是興奮,大將軍若知也會心中寬慰,我大唐又得人才矣!既然孟兄弟願意留於軍中,那收獨孤謀為弟子,即無不便之處。”
獨孤謀也道:“是啊,師父,就不要再婉拒了,收了弟子為徒吧!”說完又欲磕頭。
孟逸昶趕忙攔住,笑道:“既然如此,我便答應,以後你我便師徒相稱。”說完便扶他起來。獨孤謀連忙開心謝過,大叫了幾聲師父。
此時李勣大笑,道:“喜事成雙才叫好,孟兄弟,我有一請求,不知你意下如何?”孟逸昶忙問何事。李勣道:“與孟兄弟交往數日,愚兄對你為人頗為欣賞,如不嫌棄,愚兄願意與你結拜為兄弟,日後肝膽相照,用不辜負,如何?”
這……孟逸昶又是一陣不知所措。心想人家可是英國公,堂堂大唐朝第一戰神李靖之弟子,又百戰百勝,而且日後將會是唐高宗時期的國柱般人物,竟然願和自己結拜兄弟。也好!能與之結拜兄弟,對今後武媚也是一大助力。想好這些,於是他道:“大哥說的哪裏話,小弟心中也是求之不得,還擔心大哥不願意呢!”
李勣是個爽快人,於是大笑道,“既然如此,我們便義結金蘭,從此結為異姓兄弟……”他拉著孟逸昶一起對天跪下,起誓道:“黃天在上,今日我兄弟二人在此結拜,從此肝膽相照,禍福相依,死生相托,永不相負!今後必定為大唐開疆拓土,鞠躬盡瘁。今日一拜,天地為證!”說完便拜天拜地。
孟逸昶暗驚他連結拜也要用上為大唐的話語,這豈不是強拉自己入伍,等於今後自己也得為大唐竭盡所能了,用二十一世紀的話講,就是套路了自己,道德綁架!不過又想,結拜之時尚不忘記為國,的確也見他忠心耿耿。於是輕歎一聲,不再多想,便也隨他一起起誓,叩拜。
“以後你便稱我大哥,我便稱你二弟。哈哈……大哥我這就把二弟願意為國效力的心意報給大將軍,想他一定歡喜之極!”李勣有種得逞後的得意,歡快的跑著離去。
獨孤謀恭喜道:“今日師父既收開門弟子,又得結義兄弟。弟子恭賀師父!”
孟逸昶拍了拍他的腦袋,說:“的確是雙喜啊,為師也開心!對了,你便和我說說你的武藝,也可將你的本領施展於我看,我需對你有所了解,然後再因材施教。”
獨孤謀大喜,這個師父果然爽快,這才剛拜師,便急著要教授武藝。於是,便將自己所學一五一十的演示出來。他本就體格健壯,年少時便學了家傳的劍術,當年在長安街頭遇到鬥毆,多是他揍別人。
孟逸昶見他嫻熟的演練劍法,遇精妙處,也不住點頭稱讚。他發現這獨孤家的家傳劍法,精妙在於招式快異巧妙,且招式繁多,總共有八十一式。雖然招式精妙,但缺乏剛猛之意和一擊製勝之力。再看那揮舞之劍,長約四尺,青光閃閃,的確也是一把利器的寶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