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一章 再遇武媚(1 / 3)

孟逸昶的確驚呆了,因為這個宮女打扮之人,正是武媚。離開大唐快五年的日子,心中所思所想,無非那麼幾人。青兒,雖然之前朝夕相伴,心中的確對她有感覺,不過還不能完全讓自己認同成愛人的程度。雯慧,更多是對她才藝的傾慕,還不能說是喜歡。胡笳,應該是自從他來到唐朝之後,相處時間最長之人,而且還發生了一夜關係,對她是愛惜同情,還有一絲愧疚。唯獨武媚,似是千絲萬縷,剪不斷理還亂,雖知她不是吳梅,跟他之間更是不可能相愛,但是始終無法忘卻。他甚至不清楚這到底是他前世對吳梅愛情的眷戀不舍,還是真正愛的是眼前的武媚。亦真亦假,或幻或實,自己無法理清這層關係,也不想去理清。

“神武將軍,後宮之地不可久留,您還是隨奴才趕緊出去吧……”這是身前引路的太監看他停滯不前,連忙催促道。

是啊,她已經入宮了,從此宮牆相隔,我還能幻想什麼呢!她有她的路,最終會走向那至尊之位,這是曆史無法改變,我這單相思,隻不過是庸人自擾罷了!他狠狠地搖了搖自己的頭,跟著太監走了出去。

“公公,剛才之人可是武才人?貴為娘娘,卻為何宮女打扮?”孟逸昶向這位太監問道。

公公看了看他,歎惜道:“將軍有所不知,武才人三年前入宮之時,皇上本是極為歡喜,當晚就賜名武媚。可是不知發生何事,皇上卻突然不再寵幸武才人,沒幾日後,便令她做了殿前侍奉……唉,奴才看這武才人今後也是無出頭之日了,也就這樣老死宮中罷了。”

原來如此!孟逸昶輕歎一聲,這也是命吧,曆史書上的確記載她入宮十二年並無承寵。

出宮之後,看見李勣與獨孤謀正在外麵等他,他便招手示意。二人看見他出來,連忙擁了過來。二人問他為何這許久才出來,他不便多說,示意回去再詳談。李勣在長安有府邸,名英國公府,李勣說要帶二人去自己府中安置,三人便一起過來。

“師父,皇上真的封你為神武將軍,加晉王府長史?你為何拒絕做太子太傅?你有所不知,太子太傅可是從一品官銜,親王府長史不過從三品,這可是天差地別啊,要換做我,定不會拒絕!”聽了孟逸昶說了封官之事,獨孤謀頓時嚷嚷起來。

李勣也道:“是啊,二弟,莫說這從三品和從一品的差距,有些人哪怕一輩子,也無法逾越這道坎。若二弟封太子太傅,品位可就和大哥相當了,不久也可封公,今日婉拒,豈不可惜。”

孟逸昶笑了笑,搖頭道:“官位高低,本身我並不在意。另外,我今日所獻第十策,是建立一支特殊的軍隊,皇上已經同意。此為機密之事,連朝中文武大臣皆不知,若我當那太子太傅,即便我不去結交朝臣,百官也會上門結識我,如此定不利於保密,故而我推辭。你二人也須當保密,不能同他人講起。”

二人連忙點頭。李勣又道:“二弟,說起來,這晉王其實也是大哥我的上司,貞觀七年,我被授予金紫光祿大夫之職,代理並州大都督府長史,而晉王殿下正是遙領並州的大都督,雖說是虛職,但的確是我上司。二弟你有所不知,上司是哪位親王,對下屬官的升遷十分重要。晉王向來與世無爭,從不與百官交集,所以我作為他的下屬,升官自然比其他親王下要慢許多,硬是靠著多年戰場上出生入死,才在貞觀十一年,被封爵為英國公。”

“大哥可願聽我一言?”孟逸昶笑著對他說,李勣點頭。於是他便道:“大哥性情秉直,不會溜須拍馬,隻靠軍功贏取功名,這是好事。大哥切莫悲觀,如信的過二弟我,就跟隨晉王絕對沒錯。今後十年內,大哥會屢建軍功,官位隻升不降,第十年之時,大哥會有一劫,貶官外放,不過一年之後便會東山再起,皇帝從此重用,成為大唐頂梁支柱,官拜司空,出將入相。無論遇到任何事,大哥需記住兩人,永不能背叛,更不能對立,便可無虞!”

李勣詫異的看著他,道:“二弟你不是說不曾跟袁天罡國師學過星象占卜風水相術嗎?怎會推算如此清楚?你讓大哥記住的這兩人是誰?”

孟逸昶認真的說道:“晉王李治,才人武媚,便是大哥今後的貴人。雖然這二人如今都是默默無聞之輩,但大哥今後能東山再起,位極人臣,便是因這二人。”

李勣瞪大眼睛,心中一百個詫異。獨孤謀則好奇的問道:“師父,你果真能知過去未來之事,不如給徒弟也預測一番,看看徒弟今後官運如何?”

孟逸昶看著他,心想自己又不是真的能掐會算,隻不過依靠曆史的記載來就事說事而已。不過史書上的確沒有獨孤謀這號人,也沒什麼事跡記載,估計最終也是個默默無名之輩罷了,於是安慰道:“未來之事,我不能說太多,為師對你並沒有過高要求,他日能在武學上有番作為,不讓為師失望,我也心滿意足了。”

獨孤謀心道,師父這話的意思,難道是我以後難有功業作為,所以這才搪塞於我?哎,也罷,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我還是先努力將武功練到登峰造極,再想其他把。於是他回道:“師傅所言甚是,徒兒今後必當勤於練武,務必成為當今世上除了師父之外,天下武功第一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