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知道馮老將軍一貫的抗戰姿態,不由肅然起敬,當下沒
有人再說什麼了。
9月,日軍大批援兵源源登陸,淞滬之戰釀成一場大戰之勢已
---------------
抗戰,令馮玉祥老將軍大呼痛快(3)
---------------
無可避免。馮玉祥針對日軍坦克凶猛的戰場實際,琢磨出一套破
敵坦克戰法,在前線使用頗有成效。但馮玉祥的心裏並不輕鬆。堂
堂戰區司令長官,竟至於一門心思研究起戰術戰法,真是聞所未
聞。可有了顧祝同、有了陳誠,他又能幹什麼呢?更何況蔣介石
南京的專線白天黑夜地要到前線,直接指揮到軍、師、他又能幹
些什麼呢?
但更令他煩惱的是,華北軍情日急。南口失陷,國軍在平漢、
隴海線上節節敗退,而那裏的部隊,大多是他舊日的老部下,指
揮他們自然會順手些。國民黨軍中的那些毛病他太清楚了,留在
3戰區,他將無所作為。但蔣介石能放他嗎?
這時,南京城裏,李濟深、徐謙、柏文蔚等一些對戰局、對
中國前途深感憂慮的有識之士四處奔走,大聲疾呼,要求政府放
棄派別之爭,精誠團結,並建議改派馮玉祥主持北方軍事。這時,
恰逢馬廠失陷,北方戰局劇變,白崇禧出麵建議把馮玉祥調往華
北,組建第6戰區。蔣介石這時越來越重視淞滬會戰,馮玉祥在
自然礙他手腳,這才同意調馮玉祥為第6戰區司令長官,自己又
兼起了第3戰區司令長官一職。
馮玉祥昔日救國無門,今朝方得其用,不禁激動不已。12日,
馮玉祥交接手續後返回南京受命。此刻,華北隆隆的炮聲更讓他
亢奮。
---------------
張治中蒙冤頂撞大元帥(1)
---------------
1937年8月12日,上海從不安的沉睡中醒來了。
一大早,上海居民驚喜地發現,市區內外遍地都是國軍,槍
支新嶄嶄的,鋼盔閃著油亮的藍光。城市內已多年不見中國軍隊
的上海市民奔走相告,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你們是從哪裏來的?”
“你們怎麼來得這麼快?”
麵對連珠炮般關切的問詢,略顯疲勞,但精神良好的中國士
兵笑而不答,這一天,他們已經盼了許久了。
實際上,早在1936年2月,南京軍委會為預防未來京滬地區
可能發生的不測,便命京滬區長官張治中開始了秘密的準備工作,
並專門設立了一個指揮機構。
奉命之初,身為中央軍校教育長的張治中將軍從軍校內挑選
了一批精幹軍官,開始了秘密的籌劃工作。為避開外界嫌疑,將
這個未來的抗戰籌備司令部命名為高級教官室,對外像是一個教
官工作、休息的地方。
隨著工作的不斷展開,人員越來越多,機構日益龐大,遂決
定將此指揮機關移往蘇州,駐進了蘇州名園——留園。對外界,
“高級教官室”已不再合適,便更名為“中央軍校野營辦事處”。
秘密的機構、秘密的工作,使張治中不但熟悉了淞滬地區的
地形、地物,也為通信、運輸作了充分的準備。有此基礎,蔣介
石一聲令下,全軍當夜直入上海也就是極其自然的事了。但這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