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段(2 / 3)

1937年9月23日,八路軍115師到達了平型關東南的上

寨。

北方的秋風已經帶來了濃重的寒氣,司令部的屋裏已經烘火

取暖。林彪師長從來沒有誇誇其談的習慣,常常是沉默著思考問

題。解答問題時,也是抓住主題,簡言切中,聶榮臻政委素有儒

將之稱,也是勤於思訥於言的人。這兩個人一會麵,心中都裝著

一件大事:盡快打出一個勝仗來,攻破“皇軍不可戰勝”的神

話。

“部隊都已經帶上來了,這邊情況如何?”聶榮臻問。

林彪比聶榮臻先到了靈邱一帶,已經收集了敵人的情況,考

察了這一帶的地形,分析了敵我的態勢,考慮了作戰的腹案。

“靈邱已經失守,敵人的大隊人馬正向平型關方麵移動,已

經攻占了平型關附近幾個要點,情況是很危急的。”

林彪邊說邊在桌上攤開了地圖,指點了山溝峽穀中的地形和

地貌,敘述了他親自勘察的情況,簡單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這一帶地形不錯,敵人很驕傲,疏於戒備,我看可以打他

一下。”聶榮臻仔細地看了地圖,又向作戰參謀詢問了敵人的動態,

他認為林彪的決定是對的。

“地勢居高臨下,對我十分有利。我看不是打或不打的問題,

而是如何打得好的問題。這是我們跟日本侵略軍第一次交鋒,全

國人民都在眼巴巴地望著我們。我們不戰便罷,戰則必勝,打出

八路軍的威風,打出中華民族的威風。”

下定決心之後,大家研究了作戰的具體部署。林彪已經察看

過地形了,聶榮臻還想親自去看一下。

24日上午,天灰蒙蒙的一片,籠罩著大地。滹沱河汪汪的河

水,夾著一條灰白的沙帶,像一條長蛇蜿蜒在峽穀之中。茂密的

樹木,在山坡上鋪開了屏障。臨近平型關的百崖台一帶,滹沱河

穿過了狹窄的陡壁懸崖。沿著滹沱河的岸邊,就是敵人向平型關

行進的道路。“真是一條理想的伏擊帶!這條狹窄的道路向東延伸

到什麼地方?”聶榮臻問作戰參謀。

“一直到靈邱縣東河南鎮。”

“中間這一段,大概有多長?”聶榮臻又問。

“有10華裏左右。”

“這個大棺材足可以裝他那幾千人了!”聶榮臻微微一笑。

平型關方麵傳來的炮聲隆隆不絕,而且越來越密。聶榮臻、林

彪兩個人聽了一會,林彪對作戰參謀說:

“要派人偵察,切實掌握平型關方麵的變化!”

晉軍第6集團軍總司令楊愛源負責指揮平型關方麵作戰,卻

沒有到平型關前線去了解情況。第6集團軍副總司令孫楚的指揮

部設在平型關西麵山下的大瑩,實際擔負了平型關戰鬥指揮之責。

孫楚直到日軍開始了對平型關陣地的攻擊,還認為這不是阪垣的

主力,不過是板垣派出的一支遊動牽製的奇兵。他堅持認為日軍

的主力必然運用鐵道之便,向大同集中,南攻雁門山,雁門山一

帶仍是主戰地帶。但他也不同意閻錫山的“口袋”戰術,不主張

把敵人放進平型關,然後加以殲滅。他估計有高掛滋的17軍和他

本人所屬的32軍兩部,扼守平型關、團城口的險要地帶,很有把

握;如果配合八路軍在靈邱一帶的抄襲,伺機出擊,可以打個局

部的勝仗,對雁門山主戰場起到很好的配合作用。這個計謀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