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段(1 / 3)

時才想起,我之所以要留下,全是因為劉晴。而現在,我卻要離開她。。。。。。我不知道這是怎樣一種感受,隻是,心裏很難受。

張葉林雖然沒有明確意識,但其實她的心已經漸漸起了變化。因為大雪而阻隔的兩人,是否會有心意相通的一天呢?我們拭目以待。

第 9 章

路上的情況遠比想象中艱難,劉弘除帶了大量的糧草棉被等救災物資外,還帶了不少精銳部隊。我心裏暗暗琢磨,估計這一次是要借機把劉允廢了吧。來信上說由於災情嚴重,已經引發好幾場叛亂了。饑餓的百姓紛紛湧進各地的糧倉進行搶奪,閩王的統治岌岌可危。雖然事情緊急,可是由於大雪的阻礙,我們的前進變得異常緩慢,劉弘心裏很是著急。

思量一番,決定由我先帶騎兵一千,前去幫助劉允鎮壓叛亂的民眾。臨行前,劉弘顯得心事重重。我也明白此次前去的危險性。在叛亂中喪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況且,如果劉允再在暗中使壞的話,我很有可能沒命回來。但是我也不能讓劉弘冒這個險,他是一國的太子,未來的儲君。當然,如果我這個先行軍做得好的話,那麼為收複劉允的封地,就會奠下良好的基礎。

臨行前,劉弘特意敬了我一杯,拍了拍我的肩膀,說如果我順利完成任務,那麼這次肯定會加官進爵。然我並非貪圖榮華富貴之人,隻是希望能早些辦完這些事,平安回到劉晴身邊。回到劉晴身邊?我應該回到自己的時代才對,怎麼會想著回到她身邊呢?突然被我這想法嚇了一跳。算了,不管怎樣,先好好處理手頭的事。

騎兵行進的就是快,雖然雪大路滑,但他們都是劉弘的精銳部隊,抵抗惡劣環境的能力很強。隻用了十天,我們便順利到達劉允的府邸。一路上都會時不時碰到些逃難的災民,看著他們衣不蔽體,我心裏特別難受。

見到劉允,跟我想象中有很大差別。他是個很和藹的老頭子。這樣形容他有些不雅,但我卻覺得這樣最貼切。劉允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聽說他以前曾有一個極聰明的兒子,可是才幾歲便夭折了。據說就是從那以後,劉允的性情大變,以前的他暴躁易怒,現在卻越來越與世無爭。他的心性平靜了好幾年,終於得了現在這個兒子。名叫劉楠,是最後娶得一房小妾所生,今年才八歲。大女兒劉玲比夭折那兒子小一歲,現在也已十八,仍未出閣。

劉允待人很是客氣,至少在我看來是這樣,完全看不出有背叛朝廷的意思。在交談中,我了解到劉允秉承著無為而治的思想。我不禁對他感到有些悲哀。雖然他心裏裝著百姓,但無為而治,靠天吃飯這種思想真的不可取。所以即使他的政策很寬宏,也依然會有群眾發動暴亂。雖然他也會打開糧倉救濟災民,但連續幾年的收成不好,糧倉也已經快成空倉了。

正說著,劉允的大女兒走了進來。她雖然表麵上對我恭恭敬敬,但我總覺得她似乎對我有很深的怨恨。在來的路上曾聽說閩王劉允的大女兒劉玲飽讀詩書,是個出了名的才女。或許,她已經猜出我此次來的真正目的了。她的言語刻意刁難,果然,才女就是才女,說個話也能拐了彎子罵我。不過我依舊樂嗬嗬地裝傻,管她說什麼,一律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我屁股還沒坐熱,便又傳來叛亂群眾搶奪糧食的消息。我命五百騎兵駐守閩王府,領了其餘五百騎兵前去糧倉鎮壓。

說實話,看到那些百姓的樣子,我真的不忍心讓騎兵的鐵蹄去踐踏他們。手中握緊的寶劍,又慢慢收回了鞘中。

士兵抓來了帶頭開倉的那個人。我一看,是個高大的中年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