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哈日蘇勒德(1 / 2)

我應下徐榮叮囑後,徐榮遞給我,出行沙漠地界必備的,高度數防曬霜和墨鏡帽子手套防風沙頭巾以及衝鋒衣。

我把墨鏡帽子手套防風沙頭巾以及衝鋒衣武裝起來後,再用高度數的防曬霜塗抹在外露皮膚上。

去往沙漠地界,提前做好防曬和防風沙措施很有必要。

我邊繼續著手中動作,邊問徐榮,他是從哪裏了解到響沙灣的情況的。

徐榮抬手指指隨行的一位易門門徒,淺淺笑著告訴我,那位易門門徒之前曾在響沙灣待過。

響沙灣,位於EEDS達拉特旗境內的庫布其沙漠東段,又名銀肯響沙,居國內各響沙之首,被稱為響沙之王。

響沙灣是一個彎形沙坡,背依庫布其沙漠,月牙形狀的沙丘高約百米,寬四百多米,沙坡斜度為四十五度。

整個沙丘仿佛是一個巨大的沙製回音壁,響沙灣因此而得名。

天晴無雨沙子幹燥時,人從沙丘的頂部往下滑,便可聽到沙子發出的沙鳴。

響沙灣的沙鳴奇跡至今仍是一個謎團,千百年來,人們解釋不了響沙的成因,卻賦予它許多傳說。

最廣為流傳的傳說是,很早以前,這裏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喇嘛廟。

正當千餘喇嘛聚眾頌經,擊鼓吹號時,突然狂風大作,頃刻間將寺廟掩埋在沙漠之中。

沙鳴現象其實就是喇嘛們冤魂未散,至今仍在擊鼓吹號所發出的聲音。

科學工作者,對於響沙的成因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我們一行快到響沙灣時候,天氣說變就變,天空烏雲密布開始下起瓢潑大雨。

徐榮和易門中的妖道高手,都臉色略顯凝重。

我沒錯過徐榮他們的反應,我問詢目光望向徐榮。

徐榮告訴我,隨著沙子變濕,沙下妖物的現身幾率會增大不少。

呂姑最遲會在明天晚上帶我回返TY市,就算是暴雨不會持續多久,明天晚上之前,響沙灣的沙子也不會變幹。

我們現在就去響沙灣,跟我們去完成吉思汗陵再去響沙灣,效果等同。

徐榮的告知讓我心中鬱悶,我帶他們轉去成吉思汗陵。

我期待,佛舍利子其實就在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位於EEDS伊金霍洛鎮附近。

蒙古族的習慣是密葬,成吉思汗陵隻有成吉思汗的衣冠塚,並不是成吉思汗的真正墓地。

成吉思汗陵,是達爾扈特人七百多年以來一直守護的陵寢。

成吉思汗陵是陵園景區,成吉思汗陵不遠處的成吉思汗陵旅遊區是東聯景區。

我和徐榮他們,先去成吉思汗陵。

我們進入成吉思汗陵大門後,先通過宏大的門牌樓和迎賓廣場和成吉思汗銅像廣場,再到陵園的主體建築金碧輝煌的成吉思汗陵宮。

成吉思汗陵宮,由乳白色的牆壁朱紅的門窗金黃寶頂藍色的雲圖組成,獨具蒙古民族特色。

成吉思汗陵宮,是祭祀成吉思汗的聖地,其建築保留了成吉思汗八白宮的形狀特點,由正殿、後殿、東西殿、東西過廳組成。

在正殿正中,有成吉思汗的塑像,背景是四大汗國的疆域圖。

在東西廊中,有描述了成吉思汗從出生到遇難到統一蒙古部落等重大事件的壁畫。

陵宮的左側是蘇勒德祭壇,陵宮的右側是文化展覽館,在文化館的旁是伊希哈屯祭祀殿。

蘇勒德祭壇,是供奉成吉思汗兵器的地方。

文化展覽館,通過圖片、實物等,係統地展示了成吉思汗陵滄桑曆史和古老神秘的成吉思汗祭祀。

伊希哈屯祭祀殿,是供奉拖雷妻子的宮殿,其院內還供奉著成吉思汗胞弟哈撒兒、別裏古台以及拖雷的靈包。

我和徐榮他們,轉到成吉思汗陵的最後一處蘇勒德祭壇時候被告知,女人不允許登上蘇勒德祭壇。

蘇勒德祭壇是高一尺的平台,周圍用木板豎立而成圍欄,祭壇麵積為二百五十平方米。

祭壇上,一共供奉著五柄蘇勒德。

最中間的那柄主蘇勒德為成吉思汗的兵器哈日蘇勒德,哈日蘇勒德插在用石頭做的一隻大金龜背上的孔內。

哈日蘇勒德四周為四柄陪蘇勒德,分別插在中間有孔的石龜之上,並用繩子與主蘇勒德連起來,使之穩固。

哈日蘇勒德,其上端為長約一尺的一尖兩刃的矛頭,為金屬所製,其下有孔可以安柄。

柄眼外固定一個圓盤,用白銀製作,在圓盤的邊緣上鑿了九九八十一個孔,用來固定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