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禔想著想著,重新合上雙眸,朦朧之間,他再次看見了那道熟悉的身影。
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清聖祖爺大阿哥胤禔薨。
如果故事就此可以落幕,胤禔對上蒼是不會有任何怨言的。
長達二十六年的“不見天日”的圈禁生活,他是真的已經受夠了。
然而命運給予胤禔的,卻不是他期待已久的解脫。
康熙十一年二月十四日,鍾粹宮。
懷抱初生的幼子,惠貴人納喇氏姣好的麵容上沒有任何喜色。
九天前,年輕的皇帝失去了他唯一的嫡子,那是他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早夭的第四名兒女。不同於之前的承瑞、承慶以及尚未命名的皇長女,承祜的死,給康熙的打擊無疑是最沉重的。當整個紫禁城都因為帝後的悲傷而籠罩在厚重的陰影之下時,一個庶妃所出的孩子是不可能引起任何特殊的關注的。
胤禔對於自己的生不逢時倒是沒有表現出任何的情緒,因為他沒空。
他想不明白的是,自己為何會在好不容易盼到解脫的時候重新被拽回人生的起點。
萬佛啊,你嫌我上輩子被玩得還不夠嗎?胤禔無限悲催地在心中呐喊道。
經過那二十多年的幽禁歲月,他看清了許多以往不曾看見的事實。
雖然他的皇阿瑪對他還算重視,但是在他的心目中,那個位置,從來是和自己沒有關係的。
除了早年的胤礽,還有後來的胤禛,他根本沒有考慮過第三個人選。
既然上輩子沒能得到的東西這輩子得到的可能也不大,那他回來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胤禔一邊抱著白白嫩嫩的小腳丫子啃,一邊用他現在還不是很靈光的小腦瓜子想,想了大半年也沒能找到答案。胤禔並不是個愛鑽牛角尖的人,他向來奉行“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原則,實在想不出來也就不強求了,而是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安安心心地過著小日子,不管要做什麼,總得等到能說會跑了才行啊。
盡管上輩子頂了幾十年大阿哥的名號,但是胤禔並不是康熙的長子,在他上麵還有四位哥哥——雖然在他出世的時候前頭三個承瑞、承祜和承慶都已經去了——由於非嫡非長的緣故,康熙對胤禔的關注非常有限,除了棄用前麵夭折的三子用過的“承”字,為他取名為保清外,前來看他的次數都是有數的。
不過胤禔並不在意,畢竟上輩子也是活了六十多歲的人,要他像個真正的嬰兒那樣在康熙和納喇氏的麵前賣乖賣巧,他實在是做不出來,因此能和他們少打些交道,他其實是非常樂意的。
可惜胤禔能夠躲過的隻有康熙,至於他的母親納喇氏,在他六歲搬去阿哥所之前,估計都是躲不掉的。
“你說這孩子,他怎麼就這麼靜呢?想當初,承慶也不是這樣啊……”⑧本⑧作⑧品⑧由⑧思⑧兔⑧在⑧線⑧閱⑧讀⑧網⑧友⑧整⑧理⑧上⑧傳⑧
到底是生養過兩個兒子的女人,納喇氏敏銳地感覺到了兩個孩子之間的差異。
“龍生九子各有所好,五阿哥生性穩重,這可是主子的福氣呢。”
方嬤嬤恭敬地站在納喇氏身旁,溫言笑道。她是納喇氏的奶娘,是她進宮的時候從納喇家帶來的老人,素來深得她的信任,像剛才的那番話,納喇氏也就會在她的麵前說說。
“咯咯……”胤禔這會兒正好醒著,聽見方嬤嬤的那句“生性穩重”,不禁樂出了聲。
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可他還不到周歲呢,她哪裏就看出他穩重來了,不就是平時少有哭鬧,有啥噓噓和嗯嗯的需求也會主動出聲提醒,其他也就沒什麼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