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第一百三十五章(1 / 2)

此為防盜章, 訂購不足百分之五十, 請改日來看。

走到乾清門時,朱翊深停下來, 讓守門的侍衛檢查。

他看到九龍壁那邊站著兩個錦衣衛, 看衣服是北鎮撫司的人,正在同侍衛交談。其中一個身量很高,看著有些眼熟。大概是感受到他的目光,那人側目看過來,五官英俊出眾,麵容整肅。

朱翊深沒想到會在這裏見到年輕時的蕭祐——日後的錦衣衛指揮使。蕭祐乃是布衣平民出身,後來成為了永明帝的親信。朱翊深之所以對他印象深刻, 是因為永明二年宮變的那日, 他以一己之力阻擋蜂湧進殿內的兵衛, 血戰至死。死前, 還折了朱翊深辛苦培養多年的幾名死士。

朱翊深大怒, 下令誅蕭祐滿門, 發現他孑然一身,家中沒有長物, 心底倒生了幾分欽佩。

前世的生死對手,此刻相見卻如同陌生人一般。現在的蕭祐, 大概就是個總旗之類的小官,微不足道。

侍衛檢查之後, 方才放行, 朱翊深舉步往乾清宮走去, 沒再看那個人。

蕭祐和郭茂在辦差,盤問完侍衛之後,繼續沿著城牆尋找線索。郭茂問蕭祐:“剛剛在乾清門那裏,你看見誰了?心不在焉的。”

“是晉王。”蕭祐淡淡地說。剛才隔著不算遠的距離,他仿佛看見對方眼中的雷霆之勢,全然忘了那是個尚未及冠的男子。

郭茂歎了口氣:“唉,他回來又能如何?隻怕早晚被皇上派去就藩。皇上登基以後,藩王身邊大都跟著宮裏派去的太監,一有異動格殺勿論。晉王大勢已去,翻不出什麼水花的。這先帝也不知怎麼想的,明明最喜歡晉王,卻把皇位給了……”

蕭祐用力推了一下他的後背:“你是不是喝酒了?滿嘴胡話。”

恰好迎麵走來一隊巡邏的親衛,郭茂馬上閉了嘴,和蕭祐一起讓到道旁。

等那隊親衛過去以後,郭茂拍了拍胸口:“好險啊。我早就跟我爹說,幹嘛花銀子把我從京衛所調到錦衣衛,這飯碗是誰都能端的嗎?以前我覺得錦衣衛好威風,哪裏知道第一份差事居然是幫昭妃娘娘找貓……”

郭茂喋喋不休的,蕭祐沒有說話。

他們不過是這紫禁城裏最微不足道的人,聽上官的命令行事罷了。

乾清宮的明間內,端和帝從寶座上起身,在花梨木須彌座地平上踱了兩步,又坐了回去。門外劉德喜在說話:“殿下請在此處稍後,容奴進去稟報一聲。”

說完從門外進來,抬眸看皇帝。皇帝輕點了下頭,劉德喜又拐出去了。

過了會兒,朱翊深走進來,跪在地上,行了叩拜禮。他已經很高了,寬肩窄腰,看上去十分有力量。端和帝比他年長許多,長子卻沒有他大。對帝王來說,沒有什麼比一個年富力強,在朝中頗有根基的弟弟來得更有威脅了。

端和帝的母親係出名門,位份卻跟寒門出身的宸妃一樣,還沒有宸妃得寵。

他們幾個皇子都是成年封王,而後就藩,一年隻能回京一次。隻有朱翊深早早被封王,卻一直留在京城,享用著紫禁城裏最好的東西。那年在父皇停靈的梓宮前宣讀遺詔的時候,朝臣一片嘩然,甚至有人提出了質疑。

但那又如何?他這個被稱為天之驕子的弟弟,現在還不是跪在他的麵前,俯首稱臣。

沉默的時間有點久了,劉德喜端了盞茶放在端和帝的手邊。他這才回過神來,臉上露笑:“九弟瞧著越發像父皇了,朕竟然看得恍了神。快起來吧。”

朱翊深謝恩,從地上爬起來,目光恭敬地垂視地麵。

端和帝與他閑話家常:“正熙你很久沒見了吧?快十五了,個子躥得如你一般高。翰林侍講常在朕麵前誇他悟性好,就是貪玩了些。等過完年,給他選個妃子,也好收收心。”皇帝言談之間毫不掩飾對這個皇長子的偏愛。

太後與平國公府是表親,端和帝與徐寧妃早就相識。不過端和帝並不長情,後宮裏總添新人。等他兒子登基的時候,後宮裏還有好些女子連皇帝的麵都沒見過,永明帝一律放出宮去了。

“你年紀也不小了,可有看中的人?給正熙選妃的時候,順道也幫你看看。”皇帝提出建議。

朱翊深抬手道:“多謝皇兄好意,但臣弟暫時沒有立妃的打算。”那些世家閨秀還是留給他的侄兒挑選吧,他完全沒興趣。

端和帝見他推拒,也沒勉強。這個時候,太監從門外送來了一份折子進來。皇帝看過以後,命劉德喜拿給朱翊深:“你看看,朕也正要與你說此事。奴兒幹都司的苦夷部發生叛亂,幾處衛所都蠢蠢欲動。指揮使康旺連上幾道折子,要朕調兵前去平叛。”

朱翊深接過折子,看了一遍上麵的內容。奴兒幹都司管轄東北部的廣大區域,區境內生活著許多民族,被稱為鎖鑰之地。朝廷設置都司以後,幾大衛所也以各族首領掌印,統帥。但近些年瓦剌崛起,經常幹預都司內務。各部族之間,經常因奴隸和耕地發生爭鬥。這次本是苦夷族與女真族的小範圍衝突,但因為瓦剌的介入,變得有些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