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墓下葬之後,那圖譜便被毀去了,如今想破盡其中機括實是難於登天。

思前想後,在這瓶山之中,單憑卸嶺之力絕難成事,也隻有希望搬山道人早日趕來會合。搬山分甲之術,自古就傳得神乎其神,陳瞎子素知其手段高明,便是神鬼也難揣測,卻也未知其詳,要是有搬山道人相助,也無法盜得瓶山墓中的寶貨,那可真就無計可施了。

直到第四天頭上,陳瞎子總算是把鷓鴣哨那三個搬山道人盼了來。原來搬山道人此行也不順利,在黔邊撲了一空,夜郎王的古墓,早就不知在多少朝代之前,就被人盜空了,墓中連塊有壁畫的墓磚都沒給留下,隻有座荒蕪的大墳山遺留下來,不由得讓人好生著惱。

陳瞎子讓手下騰出一間靜室,在裏麵同鷓鴣哨等人密議起來,說起兩盜瓶山,都折得慘不忍睹,想來不能單單以力取之。不過陳瞎子也沒忘了給自己臉上貼金,把那死裏逃生的狼狽經過,描述得格外聳人聽聞,也沒好意思說折了許多兄弟。

天下盜墓之輩,有千年秘術的不外摸金校尉、卸嶺力士、搬山道人,可實際上並非皆是有“術”。陳瞎子知道卸嶺盜墓用“力”,依靠長鋤大鏟、土炮藥石,加上大隊人馬,還有被稱為卸嶺甲的蜈蚣掛山梯,卸嶺的手段,向來離不開這些器械,以“械”助力,所以卸嶺稱個“卸”字。

另外陳瞎子還知道,摸金發丘盜墓是用其“神”,但摸金校尉當世也沒剩三兩個了,他們行蹤更是隱秘,不知如何用“神”盜墓,難道是請神求菩薩,讓神靈幫忙倒鬥?那豈不是望天打卦、占卜墓穴方位的巫術?隻聽說摸金校尉擅能觀望風水形勢,會些個分金定穴、尋龍找脈的本事,怎敢稱個“神”字?

鷓鴣哨是搬山的首領,也是綠林裏眾所皆知的一號人物,英名播於天下,他和陳瞎子二人義氣相投,無話不談,對於摸金用神之事,他卻知道一些。因為搬山道人雖是不修真的假道人,但扮了千百年的道人,對玄學道術多少會知道一些,便對陳瞎子直言相告。

摸金校尉始於後漢,專會尋龍訣和分金定穴,那“望”字訣裏上法本事,普天下再沒人能及得上摸金校尉。他們這夥人盜墓,講究個“雞鳴燈滅不摸金”的規矩,擅長推演八門方位。這些本事,都得自《易經》。風水之道就是《易》之分支,世上相傳“摸金用神”,這“神”,就是指《易》。古人雲“神無方,易無體,隻在陰陽之中”,“雞鳴燈滅”正是《易》中陰陽變化之分,所以換句話說,摸金校尉盜墓,依靠的是易理。

不過搬山道人鷓鴣哨雖然知道這麼個大概,卻也並沒真正結識過摸金校尉,隻聽說無苦寺中的住持了塵長老,就是位已經金盆洗手、掛符封金的摸金校尉,鷓鴣哨早有心去結識他,奈何無人引見,又諸事纏身整日奔波,始終是難得其便,說來也自連連歎息。

陳瞎子恍然大悟,看來真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強中更有強中手,莫向人前誇大口。他和鷓鴣哨早就認識,不過二人事務太多,也難有聚首暢談的機會,更不知搬山用“術”之說是否屬實。隻因知道搬山道人的,都將搬山秘術傳得極為神秘,外人對此也不好妄下斷言,此時問將出來,是想要探他一個實底,否則那些搬山道人有名無術,再進瓶山豈不是枉自陪他去送死?

鷓鴣哨聞言笑道,搬山道人得個“搬”字,世人常以為是與卸嶺力士相同,都是以力搬山,殊不知這天底下可以挖山鑿山,卻哪有真正的搬山之力?若非有術,怎搬得山?“分山掘子甲”與“搬山填海術”,已有多時未得演練,正是技癢難忍,如今這瓶山正可施展出搬山分甲之術。原來鷓鴣肖聽得陳瞎子一番說話,心中已經有了辦法,想破瓶山,非得“如此如此……這般這般……”這番話說將出來,才引出一場搬山與卸嶺三盜瓶山古塚。